與韓徵一番交談,也算是相談甚歡,只是看著遠去韓徵眼角余光里的高高在上感,沈醉便忍不住想笑。
讀書人,改不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臭毛病啊。
視察完工廠和公社,生性有些懶散崇尚自由的沈醉,定然不會跟朱振要求的那般,兢兢業業的忙碌下去。
而是由童仆在一塊平整的青石之上,鋪上涼席,又鋪上一層被褥,手里提一壺美酒,美滋滋的喝上兩口。
心里琢磨著,眼下時局商人的事情。
元朝自忽必烈開始,就沒有一任皇帝弄搞活經濟,后來萬眾矚目的宰相脫脫這里更是將元朝的經濟搞成了一潭死水。
從包稅制到超發紙鈔,元朝的經濟起起落落,早就讓世人詬病的不輕。
經濟不行,卻不代表商人活的不夠逍遙自在。元末的大海商之所以可以聲名鵲起、名揚海外,除了元朝是大一統的大王朝,曾經國土廣袤,地域橫亙整個大陸所以元人的眼界開闊哦之外,還有江南商人繼承的來自宋
朝海外探險的精神。
宋朝之時,海上絲綢之路大興。
無數的海商下海貿易,挽救了南宋岌岌可危的生命。
后來南宋雖然滅亡,但是這些江南的大商人在北元鞭長莫及亦或是懶得管理之下,買賣照做,大船出海貿易,走遍四海那是常事兒。
所以在大元整個王朝末期,有幾個大商人將生意做到西洋,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兒,馬可波羅的故事在歐洲開始蔓延,在西方人看來,東方商人可是富得流油的。
沈萬三算是海商最后的輝煌了,隨著戰亂的來臨,一波波大海商暴富,又迅速跌落。久而久之,隨著沈萬三被朱元璋處置,當代的豪商已經逐漸喪失了開拓的精神和勇氣,便是曾經的大海商,也開始囤積土地,修建城堡,依靠土地收租,因為再也沒有一
個足夠而強大的國家庇佑他們。
不過任何時代,總是有人能夠站出來的。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站出來的是沈萬三曾經不成器的兒子沈醉。偏偏這位新晉的豪商做的最多的并不是海上貿易,而且跟官府的關系好到了極致,也算是一樁怪事
了。
家族因為官府而衰敗,大可以安心的過日子,靠租子過好日子,我不做買賣了,安心做個良民,你朝廷還能拿我咋滴?
當然也有些商人,想學著沈醉的煙草生意,來個如法炮制。可卷煙廠的機器每分鐘便可以生產四五百支香煙,那些就算是呂宋島買來了煙草的商人,也做不到這么便捷的生產。更不要說,沒有朱振提供的秘密渠道,就算是到了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