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百濟有,這是機會,千載難逢。百濟的地,可不比什么嶺南、什么河朔,平原沃野,氣候宜人啊。
三貫一畝,簡直就是白撿一樣。
趁著政策還沒變,不趕緊去圈地占田還等什么?
李逍是新任刺史,找李逍自然是最合適的,跟李逍談,既算是李逍的政績,賣李逍個好,后續便能更好的合作,在百濟的后續經營就能有李逍這個地方主官的大力照顧。
“多謝諸位叔伯們的支持了,不過上次朝廷已經把武珍州的地賣的差不多了,諸位的十萬貫,只怕也買不到這么多好地了。”李逍提醒。
“地肯定還會有點的,有多少就買多少好了,至于剩下的錢,也可以買點礦山什么的。”崔敦禮道。
這次的十萬貫本錢,并不全是關隴派的,也有他們山東派的,其中崔敦禮這樣的山東舊士族的錢不少,畢竟五姓七門是有錢人,向來不缺錢的。而這些五姓子對土地又是最有興趣的。
李逍微笑。
大唐對礦產這塊,倒是不禁私采的,規定不論金銀銅鐵都可以私人開采,只要納課就行。不管采什么礦,采出來的礦,按比例繳給朝廷,這便是課。另外如金銀銅鐵這樣的礦產,朝廷一般還要求賣給國家。
有本事,誰都可以去開采礦產,鹽鐵金銀銅都是如此,不過要納課,還多數是要交給朝廷收購的。
這些老家伙們的吃相挺難看的,但畢竟他們才有這膽子有這魄力,一般人可不敢投大錢去那邊的。
搶點先機,趁著現在的形勢,大舉資本進入,搶先圈占良田、礦產,只要百濟那塊不崩盤,只要那地方一直能被大唐占著,那他們今天的投資,早晚能夠成倍甚至十倍百倍的回報。
對朝廷來說,這種行為其實是有點骯臟的,是挖朝廷的墻腳。但對李逍來說,這種事情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畢竟這些人也是有風險的,高風險總得有高回報。
朝廷現在無利大舉投資那邊,有人愿投當然是好事。等這些人把那邊搞活了,以后朝廷接盤肯定要付更大代價,但總體算下來是值得的。
反正李逍很愿意接受這買賣,十萬貫錢,有這本錢,他在武珍州能做的事情就真的有很多。
至于說長遠看有損朝廷利益,這其實也完全是要辯證的角度看的。
“諸位叔伯們,這買賣我做了,十萬貫我代表武珍州收下了。”
“好小子,有魄力,我就知道你小子行的,這樣,回頭我就讓人去找你簽約。”長孫無忌笑的很得意。
李逍心想,老家伙們其實也不能免俗啊,一樣追逐名和利。只不過人家不爭小錢,出手就是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