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同寶坐在八千大洋的福特轎車上,路過南橋路的時候,想了一下,對司機道“去少帥府。”
他打算再見一見那位少帥的姨太太,只因她跟他母親長得太像了,平白無故,怎么會有如此相像的人。
他想再看一眼,十二歲時,母親就不在了,至今他都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念念不忘。
昨日他已讓人打聽過。
這個少帥的姨太太,姓魚,叫魚露,如果不看字的話,那魚余兩姓,讀起來沒有什么差別。
而且巧的是,這個姨太太的父親,竟然與他同名,也叫同寶,只不過,對方姓魚,而他,姓余。
世間,真有這么巧的事兒。
魚同寶是貧民,住在貧民巷,聽說早年家里開大煙館,蓬萊大煙館當年就是他們家的,那時候有點閑錢,不過這些年被魚同寶敗光了,日子過得十分貧苦。
也許只是相像的人。
或許只是恰好同名而已。
可是,世上真有這樣巧合的事嗎
余同寶做生意多年,心知,巧合多了也是一種故意,也可能是一種“必然”。
他的疑心病,又讓人去查。
但奇怪的是,他前腳派人去查,后腳魚同寶家里就出了事,人去房空,有些消息,還是從鄰居的嘴里打聽到。
福特車向右,拐入通道花園洋房的石板路。
不遠,就看到一個男子躺在地上,痛痛哎哎,旁邊一個女人在低頭抹眼淚,手里還攬著一個十歲的孩子。
他看到兩人及地上腿斷了的中年男人,立即想到,這很可能就是魚同寶一家,走投無路這是投奔女兒來了。
可惜,被少帥府的人毫不留情地扔了出來。
“停車。”余同寶讓司機靠邊停下,他打開車門,下車走近,能清楚地看到地上躺著的男人長相,待看到那圓臉小眼睛,他心里沉了下,接著又看向了魚同寶的兒子,那個十歲的魚蓬萊的臉,跟躺在地上的男人,一模一樣。
這臉原來只有一點疑惑的余同寶,心下頓時疑竇百出。
他仿佛看到了熙兒。
但很快,頗有商人城府的他,露了一絲和善的笑意,一撩綢袍,走上前,道“幾位,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我余某的車就在不遠,可以載你們一程。”
少帥府里送走了總督夫人,立即有看熱鬧的人前來打聽府里出了什么事兒
連五姨太那邊,都派了人過來詢問。
少帥的姨太太被總督夫人遣散的事兒,那是捂也捂不住的呀。
很快就傳遍整個小洋房貴族區,人傳人,基本認識的不認識的,所有的姨太太都知道了,議論紛紛,傳著少帥的姨太太也不怎么惹到了總督夫人,被直接給遣散回家了。
五姨太偏廳幾個打牌的,并不受影響,繼續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