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礙于之前那事,是她派了魯嬤嬤去才引發的,雖外面大臣們沒人敢說,皇帝也沒來追究,不過太皇太后心中有數,自然心虛不敢反對。
太皇太后都裝啞巴了,太后自然也裝了啞巴,可到底心緒難平。
她秦氏一個戲子出身的下賤胚子,何德何能!
……
六月初六,乃是大吉之日。
到了這一日,從潛邸到大清門這一段的路早早就被人肅清了。
正副冊封使帶著全副皇后儀仗而來,先是一整套冊立禮,而后頭戴九龍四鳳冠,身著翟衣大禮服的秦明月被人扶坐上鳳輿。
冊封使策馬在前,其后是冊亭、寶亭、鳳輿,和全副皇后的儀仗,及大批盔甲分明的禁衛軍。
在鐘鼓齊鳴聲中,隊伍浩浩蕩蕩向大昌門而去。
京城老百姓早就聽說今兒是新帝迎新皇后入紫禁城的大好日子,對于新帝愛重新后,頂著諸多壓力也不愿棄了原配諸事,京城許多百姓早有耳聞。
后聽說新帝要從大昌門把新后給迎進去,許多老百姓都不禁豎起大拇指贊道一聲爺們,這才是男人所為。
至于那些不是男人,偏偏要逼著別人跟他們一樣不是男人的人,老百姓自然是罵了又罵。
遠遠就見大隊人馬而來,被官兵隔在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紛紛翹首遠望,只覺得這皇家氣派真是不同凡響。
好久都沒見著這么宏大的場面了,上一次還是先帝出殯的時候,不過那會兒滿城都是一片白,自然不若此時喜慶,所以老百姓個個喜笑顏開,滿臉喜色。
“哎呀,皇后娘娘來了……”
“別擠,擠什么……”
近了,漸漸的近了,就見那由六匹駿馬拉著的鳳輿龐大而又華美,赤色的車身上鑲嵌著各種寶石,并刻畫繁復的吉文,車頂上有一只展翅高飛的金鳳,在太陽光下耀耀生輝,說不出的華美與威嚴大氣。
透過珍珠所串成的簾子,隱隱可見車中坐著一名頭戴鳳冠的女子,僅是看那若隱若現的側臉,就忍不住讓人猜測車中的新后該是如何的傾國傾城。
若不是一名傾城佳人,新帝怎會以此禮待之?
據說新帝還未登基之前,就與皇后恩愛非常,身旁再無她人。
讓人欽羨,恨不得以身代之!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知有誰人在人群中高呼。
于是人群中如此高呼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匯集成一片海洋。
鳳輿中端坐的秦明月,需要克制地緊攥著大袖下的手,才能壓抑住此時激動的心情。
這種心情很復雜,像是有一股巖漿在心中翻滾著,急于噴涌而出,卻找不到出口。
她聽著外面的呼聲,突然有一種與榮有焉的自豪感。
這是她的子民,以后她就是這個國家的皇后了。
再也沒有什么時候能讓秦明月如此清晰認知到這項事實,同時還有一種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平時并不顯,但在未來的日子里卻時時刻刻影響著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