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計也有極大的弊端,那就是太過危險。
皇宮戒備森嚴,行事只怕不易。
姜雪寧在謝危府里琢磨了幾個上午之后,掂量掂量自己手中的力量,以及謝危幫助的限度,果斷將第二種方案劃掉。
最穩妥的是第一種方案。
她仔細翻了謝危府中的地圖來,幾經揣摩,在上頭劃出了一條線,圈出了好幾個點。
然而中途劫人勢必要一隊精銳,方能成事,八百羽林軍可不是兒戲。
她手里雖還有些余錢,可以做接應之事,也足以安排好沈芷衣接下來的生活。可若要從外面收買人來做劫和親公主的事,有動輒掉頭的風險,一則未必有這本事,二則未必有這膽氣,三則一旦事敗抖落出來,誰都吃不了兜著走。
周寅之固然能用,可姜雪寧對此人也有顧忌。
這便是求助于謝危最好的時候了。
姜雪寧向劍書說了自己的打算。
旁人不知,只道謝危是個尋常文臣,可她光看劍書、刀琴的本事便知道他背后不那么簡單,更不用說上一世謝危做過的那些事情了。
他手中若無旁的依仗,那才怪了。
劍書記下來后說等謝危回來便轉達,請姜雪寧明日再來。
這些天但凡她在府中,謝危肯定不在。
姜雪寧只道這人脾氣越發古怪,但料想這事兒不特別難,他該會答應。
誰想到第二天來時,劍書竟道“先生說,若尋常山匪劫了公主去,勢必引得朝廷往內追查,長公主殿下逃得一時也未必能逃得一世。寧二姑娘既已決議用此險招,不妨雙管齊下,掉包與劫人之計并用。羽林軍的安排自有先生料理,接著只推個枉死鬼出來替了公主,說是死在劫親之中,配以公主的信物,任誰也想不到真的長公主殿下已金蟬脫殼。如此,方能消除后患。”
姜雪寧聽了卻是心頭一凜。
她豈能沒想過這計劃
畢竟可以一了百了,絕了皇室尋找沈芷衣的心。
只不過劫人尚且好說,要推個無辜的枉死鬼出來替沈芷衣立刻死,一則難找人選,二則于心不忍。
而且,憑著她上一世對謝危停留于皮毛的了解
姜雪寧抬起頭來看著劍書,問了一句“這話恐怕沒有說完吧和親事關兩國議和,若公主出了事,個中牽扯猶為復雜。先生既同意了劫人的計劃,又豈會浪費這天大的好機會屆時劫人去殺公主的,只怕不僅僅會假扮成山匪,還要留下點與韃靼王室有關的蛛絲馬跡,故布疑陣,挑起兩國相互懷疑,甚至掀起戰亂。”
劍書靜默不言。
姜雪寧卻覺心頭發緊“有戰必會用兵,蕭氏紙糊的老虎不堪一擊,軍情危急之下,縱然朝野非議、皇帝不愿,只怕也得千里加急,召回故將,重啟忠勇。”
如此,勇毅侯府便將歸來
劍書實沒料到姜雪寧竟會想到這一層來,幾乎與自家先生昨日的打算一般無二
姜雪寧道“是也不是”
劍書沒有回答,只是垂下了頭道“總之先生說,您既求助于他,他也的確襄助于您,您謀劃您能謀劃的,先生則謀劃先生要謀劃的,并不妨礙。”
“”
良久后,姜雪寧終于是笑了一下。
比起謝危所謀的大局,她這一點實在是眼皮子淺還小家子氣。若要與謝危鬧翻,救沈芷衣之事便成了十成十的冒險,還不知姓謝的是不是背后使絆子。但答應下來,這件事的走向固然與她所料有些不同,可至少救長公主殿下是十拿九穩。
且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