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柔聲問自己弟弟妹妹道“瑛兒、謙兒,餓嗎”
妹妹瑛兒用力點頭“哥哥,瑛兒好餓。”
為防止風沙吹入眼內,楊河給兩個孩童都戴了帷帽,四緣垂了薄而透的紗巾,可以看出他們神情中的疲憊與虛弱,卻一直強忍著乖巧不出聲。
楊河摸了摸她的頭,心下難過。
楊大臣舉目眺望,說道“少爺,不若就在附近找些野菜,然后尋個廢莊廢屋生火造飯。”
楊河點頭,忽然他與楊大臣齊聲咦了一聲,透過搖曳的雜草,前方似乎有一個莊子,那邊有炊煙裊裊。
楊河凝神細望,說道“看情形那莊子被廢棄了,怎么會有人煙大臣,我們過去看看,不過要小心。”
楊大臣高聲應了聲,握緊手上的銅棍,楊河也拔出自己的斬馬刀,幾人往那邊摸去。
道路是田間小道,快被兩邊撂荒的農田雜草淹沒,這邊的地勢較為低洼,所以雜草非常茂盛。走了一會,看莊子越發清楚,果然是一個廢莊,到處是倒塌的建筑,很多屋舍只余墻基地基。
離莊不遠時,楊河看到路邊一個石牌“杜圩。”
“果然廢棄了。”
楊河的話中不知是什么滋味,走了這么久,就沒見過一個正常的村莊。
再走近后,楊河就看到倒塌的圩墻,出入口的吊橋也是靜靜放著。
看這圩圍規模不外面一個又一個深深的水塘,以條石砌成,旱可以灌,澇可以蓄洪防洪,又可植桑養魚之用,想必圩子建立時肯定耗費很大的心血。
楊河往圩子里面眺望,淮北村落在沿河沿溝低洼之處,往往在村莊或田地周圍筑建堤壩,這樣在澇汛到來后就可以保護村落與田產,當地人稱之為圩。
圩有水圩、樹圩、土圩,都是防澇之用,現在更加上防匪防盜的功能。
顯然這耗費村民很大心血的筑圍并不起作用。
吊橋附近還有幾株古柏,但樹上沒有一片葉子,樹干也是光禿禿的,顯然早被人剝光了。
楊大臣在吊橋旁邊探頭探腦,看圩中炊煙還在升起,他說道“少爺,我先去看看動靜,沒事了再叫你們進來。”
楊河搖頭道“不,我們一起進去。”
楊大臣還要說什么,忽然圩墻西面傳來一陣腳步聲與說話聲。
二人大吃一驚,楊河連忙將弟弟妹妹拉到自己身后。
二人嚴加戒備,很快一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人出現在眼前。
這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老者滿臉皺紋,身上衣物千瘡百孔,空洞的眼神透露著對生活的絕望,少者孩童也是形容枯槁,四肢干瘦有若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