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面有菜色,虛弱不堪,衣不蔽體。
原來是一群難民,先前沒看到,卻是被圩墻擋住。
這群人似乎早到圩子外面,也看到了內中的裊裊炊煙。
但別的方向沒有吊橋入口,雖外間有倒塌的圩墻可以進入,但同樣心下警惕猶豫,正爭論要不要派個人先進去探探,猛然看到楊河幾人,一樣大吃一驚。
這些人頓時露出戒備的神情,婦女小孩更個個躲到男人身后去。
雙方都在戒備,隨著漸漸接近,那方看到這邊似有一個人,還有兩個孩童,不類壞人,稍稍放心些。
楊河同樣心下稍安,聽他們口音類似,可能是同一個里甲逃荒的百姓,而且內中還婦女小孩居多,個個有氣無力,虛弱非常。
他還在內中看到一個人樣子的人,四五十歲,頭發花白,戴著懶收巾,穿著滿是補丁的長袍,一臉的皺紋,神情滄桑之極。又有一個戴著瓦楞帽,神情中有幾分官府中人的味道。
幾個滿臉塵土的孩童躲躲閃閃的躲在他們身后。
看這群人有數十個之多,男丁也有十幾人,都提著木棍,楊河心下警惕,也沒有興趣和這些人多說話。
他目光在懶收巾與瓦楞帽身上轉了轉,說道“大臣,我們進去。”
楊大臣手持銅棍,對那邊狠狠的瞪了一眼,大聲應道“是,少爺。”
他持著銅棍,一馬當先向吊橋走去。
那邊一陣騷動。
其實看到楊河的樣子后,那懶收巾與瓦楞帽已經想過來攀談,只是看楊河神情冷漠,卻是不敢過來。
懶收巾是一個人,知道楊河的打扮意味著什么。
那代表一個十七八歲的生員,放眼整個大明,能在這個年紀奪得功名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懶收巾活到四十多歲,卻連一個秀才都沒考上,份外知道這份功名的厚重。
而且楊河舉手投足中帶著一股威嚴,雖然也有些蓬頭垢面,但卻掩蓋不住那種氣度的凌然。
他手持利器,看起來又文武雙全,就更讓人敬畏。
他的仆童看起來也不是等閑之輩,所以二人想上來說話,卻又不敢。
不過見楊河帶著兩個孩童進去后,一群人都不知覺的跟上。
這個時代人往往有主心骨的作用,特別一個書生打扮,還是有功名的人。
免費小說,無彈窗小說網,txt下載,請記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