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天下午,楊河招集眾人道“我決意再休整一夜,明日一早我們就往睢寧去,眾兄弟可有異議
齊友信與嚴德政連忙道“我等無異議,唯相公馬首是瞻。”
眾人皆道“唯相公馬首是瞻。”
楊河道“好,就明日出發,不過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隊伍需要組織。”
他看著眾人,快速安排,首先他叫一個人的名字“趙中舉。”
齊友信這渾家愣了一下,不過還是出來應道“婦人在。”
楊河看著她道“你掌后勤,以后伍中燒飯、洗衣諸事,悉歸你處置。”
趙中舉溫順地道“婦人領命。”
楊河又叫一個人的名字“孫招弟。”
嚴德政這渾家連忙高聲道“民婦在。”
楊河看著她道“你掌采集,每到一地,遇到有可食用野菜諸類,悉采之。”
孫招弟大聲道“是”
楊河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道“嚴德政。”
這老童生連忙出來,鄭重拱手“學生在。”
楊河道“你掌教化,教習孩童,安撫人心,并領諸老協助孫招弟共采之。”
嚴德政拱手道“學生領命。”
嚴德政退下,楊河又叫齊友信的名字。
齊友信連忙出來,楊河看著他道“你掌護衛、收集諸事,領青壯護衛家沿途收集糧草,外出狩獵,悉歸你處置。”
齊友信大聲應道“小人遵命”
“楊大臣。”
楊河最后看向自己書童,語氣略轉為森然“你掌律法軍紀,核定收獲,凡有不聽號令者皆斬之”
楊大臣吼道“是”
在場各人都震動一下,感受到楊河仁義之外那冷肅的一面。
不過賞罰分明,有賞有罰,本來就是上位者首領必備素質,楊河這樣做,反讓他們放下心來,畢竟亂世中仁慈是有底線的。
楊河神情不變,他從身邊包裹拿出兩把腰刀,一把三眼銃,還有些黑色的布巾,說道“有伍必有器,此些器械乃繳獲于亂兵之手,今日便授于爾等。”
他將一把腰刀授給了齊友信,這讓齊友信非常高興,有了腰刀,自己的自保與攻擊能力都得到很大的加強,這比棍棒好多了,而且也體現了楊河對他的信任。
另一把腰刀與三眼銃則授給了那韓大俠父子。
這父子二人都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出來后只是一言不發的跪在地上。
“韓大俠”
楊河裂裂嘴,這名字。
他說道“聽聞你曾是獵戶,擅用弓箭與火器,今日便將這腰刀與三眼銃授于爾等,望你奮勇殺敵,護我隊伍。”
那韓大俠一一接過腰刀,三眼銃,火藥鉛子,還有火繩,火摺子等物,他神情動了動,忽然跪在地上重重磕頭“只要讓我兒活下去,楊某這條命就是相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