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官道,這路就好走了。
楊河也是呼了口氣,這時候路況其實很差,就是稱為御路的道路,也經常是晴天飛沙蔽天,雨天轍跡彌漫,爛泥陷到腰部。
看眼前的道路,就是沙土路,還帶著黃河水沖過的痕跡,寬是寬,但坑坑洼洼,道路上車輪痕跡似乎千百年輾壓過,坐在馬車內,足以感受到那種顛簸傾側的嗞味。
怪不得此時人流行坐橋子。
不過有了官道,確實便利了,道路一直暢通,不需要繞來繞去,也比沙壤地、洼塘地好走多了。
他舉目四望,官道上毫無人煙蹤跡,前方百多步外有一個鋪遞,旁邊幾株大柳樹。
韓大俠五人似乎過那個鋪遞,他們過來,向楊河稟報里面空無一人,似乎已經廢棄了。
張出恭皺眉“急遞鋪怎么能廢呢,公文遞送怎么辦”
胡就業罵道“日嫩管管,一個人都沒有。”
楊河一陣失望,他策馬過去,果然里面空無一人,數楹屋舍不說鋪司,就是鋪兵一個也不見。
不但如此,鋪門前的綽楔、日晷、常明燈燭皆消失不見,看這鋪舍也不是太殘破,應該廢棄的時間不長。
“罷了,就在這里歇息一會。”
楊河吩咐。
張出恭也在旁道“再走十里是雙溝鋪,肯定不會廢棄。”
楊河點頭,龍塘鋪廢了,但十里外是雙溝鋪,就算雙溝鋪有意外,再走五里就進入睢寧縣境,然后是馬淺鋪、瘸角鋪、木橋鋪、辛安鋪諸鋪,一路的歇息補給都頗為便利。
當下眾人就在龍塘鋪略為歇息,喝點水。
教化隊一個老人取下花梨木官帽椅,楊河坐了。
他無意一回頭,卻見那跟著的男人取個什么工具,就在官道邊不遠一個溝渠小河中忙活。
“難道是抓魚”
楊河心中一動,古時抓魚并不容易,會抓魚的人是極少數,往往內中工具的使用都是不傳之密。
對很多流民來說,讓他們抓人吃人,都比捕魚抓蚌容易多了。
不過楊河隨后不以為意,能在荒野中生存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本事。
他看向官道北面,那邊不遠,應該就是黃河。
他說道“那里是黃河”
張出恭道“是的,小人曾走過這路,估計北面二三里,就是黃河水。”
楊河道“去看看。”
他早就想看這時代的黃河了。
老白牛書友們要龍套很踴躍啊,我要仔細看看,再公布結果。
這里說一句,寫資料時,要附合當時情況,不要太武俠和玄幻。
因為存稿是跳著寫,有時章節完整,有時只有細綱,所以有時更新有早有晚,有多有少,還請書友們見諒。
還有,精華只剩兩個了,高質量的貼子太多,讓我加不過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