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的銃響,硝煙彌漫,五十步外的靶子被打得碎屑飛揚。
管楓與呼延晟立時后退,他們沒有觀看自己的發射成果,但他們知道,自己肯定是打中了。
他們退到最后面,從油布包中抽出一發定裝子藥,又熟練的裝填起來。
他們油布包內分為兩半,一半放著手掌長的火繩十根,另一半裝著三十發紙殼彈。
這定裝紙殼彈初時他們有些不習慣,但現在已經熟極而流,他們甚至不用看,都可盲裝。
就見他們麻利的打開火門盒,然后將紙殼沒有鉛彈那端咬開,倒些引藥在巢內,又關上火門盒,將銃管豎起,將整個紙殼塞進去,然后抽出搠杖塞到底。
他們不輕不重筑了三下,將搠杖抽出,又塞回護木下搠杖孔,裝填子藥就完成了。
龍頭火繩仍然燃著,看身旁戰友,甚至甲長馬祥,甲副虎蹲炮等人還在手忙腳亂的裝填,二人互視一眼,臉上都露出笑容。
依他們的本事,在新安莊內大可立足了。
“第二層,放”
羅顯爵大聲喝令,又是一片凌厲的銃聲,刺鼻的硝煙味傳入鼻中。
楊河看著,點了點頭,實彈發射已經進行五天了,這五天中,他們每人每天發射三十發的實彈,可以看出,火器隊的訓練成果穩步成長,假以時日,他們定能成為一只精良的火器隊。
勤能補拙,時間不夠就用火藥堆,每人每天三十發實彈,這是個驚人的訓練密度。
要知道英國的紅蝦兵,就算到了十八世紀,每年訓練也不過二十發實彈,五十發空包彈罷了。
楊河一天的訓練實彈,就超過他們一年的數量。
他就不信了,大量的火藥鉛彈堆積下,自己的軍隊會訓練不出來。
當然,最好能接連不斷的訓練幾個月,然后再打幾場硬仗,這強軍肯定出來。
只是這時間
看著火器隊不斷的排銃訓練,楊河心下沉吟,若隊中每個人都能形成條件反射,又有了定裝紙筒彈藥,他們訓練時,應該可以達到每分鐘二三發的射擊速度。
實戰時,也可以達到一分鐘一發的射擊速度。
熟練精銳射手,甚至可以達到兩發。
他看向潰兵管楓與呼延晟,這二人倒是精銳的火器兵,若立下戰功,以后可以重用。
這二人放在隊中也有些可惜了。
還有那荒野流民張松濤,這幾天只要自己出現,他定然出現場中,在旁隨著殺手隊正步、列隊,還有意無意玩著石鎖,似乎告訴自己,他的傷已經好了。
對張松濤,楊河自然有自己的安排,戰力出眾,能文能武,放在普通殺手隊中可惜。
可以安排在突擊隊中,給一副鐵甲,然后給一根大棒,可砸可刺。
正中沉吟中,馬蹄聲傳來,然后有四騎向廣場奔來,后面還牽著三匹戰馬,卻是韓大俠四人哨探回來了。
此次出哨,韓大俠帶回重要情報,又有胡就業、曾有遇二人在搏戰中受了傷,鐵甲后頗有血跡,楊河令李家樂的醫士堂給他們清理傷口,敷上藥粉,重新包扎。
可以看出曾有遇是外傷,但胡就業背后老大一塊淤清,不知會不會受內傷。
看他生龍活虎的,應該沒事。
他們還繳獲三匹戰馬,物資兵器無算,讓眾人非常高興。
楊河也是歡喜,莊中能騎馬的人還是少,不過有繳獲戰馬,還是令人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