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那邊,枯草一片起伏,早前他聽到兩聲銃響,然具體人數楊河不知道。
若他們只是兩人負責打射,余者負責掩護,那就不一般了。
有組織有分工,就是精銳的表現。
特別他們使用掣雷銃,非常棘手,因為可以蹲趴著裝彈,看不到人不說,裝彈速度也非常快。
這時黃管事借著車輛的掩護,躡手躡腳來到楊河身旁,臉上頗有憤怒。
突遭襲擊,不憤怒是不可能的,特別他王府在邳州這一片威望素著,何曾遇到過這樣的襲擊
無論刺客針對楊河,或是他們,都是不可容忍。
他說道“楊相公,怎么辦”
楊河沉聲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攻上去。”
難道讓銃手一直堵在路上那是不可能的。
他吩咐安排,讓韓大俠,胡就業等人從兩翼包抄,陳仇敖、曾有遇、張松濤各跟在他們身后。
還有王府的弓箭手與護衛同樣如此,都從兩翼抄上去。
他特別交待,他們包抄上去時,務必散得很開,特別借著草叢灌木掩護,貓蹲著身子前行,不要直挺挺的往上沖。
前膛槍初速一秒差不多三百米,后膛槍也超過二百五十米,都接近音速,這個百米距離,若人中彈不需要一秒,不是最頂尖的老兵,根本反應不過來。
所以不要指望他們可以躲避鉛彈,還是行進時就小心些。
這山邊雜草一人半人高,小心些,還是可以隱藏身形的。
黃管事沉著臉點頭,他沒有異議,早前遭遇張方譽等土寇時,楊相公就展現出絕妙的指揮能力,此時遭遇刺客,自然一切聽從他的安排。
很快韓大俠五人怒氣沖沖從車隊兩邊抄上去,他們貓著腰,閃入草叢之中。
還有黃管事那邊,他吩咐安排后,他車隊二十幾個護衛伙計,也是各持兵器,躡手躡腳的摸上去。
他們貓著腰,極力借助灌木草叢掩護自己,面對火器的威脅,多少小心都不為過。
而且面對火器,各人持著盾牌也無用,所以行進時,這些人頗有膽戰心驚的味道,特別一些伙計,甚至匍匐著往山上移去。
楊河也抽出自己的開元弓,張弓撘箭,不過他仍掩在大車之后。
他不敢肯定自己的反應動作能快過子彈,火繩槍也一樣。
特別火繩槍的鉛彈更可怕,后世中了子彈很多人可以活命,這個時代中了鉛彈,若被打中主干,沒聽說誰可以活命的。
雖然聽銃聲,山上刺客使用的發射火藥,跟現在莊中差不多,掣雷銃漏氣又更為嚴重,估計只有四十步才能破甲,比他新安銃五十步才能破甲還差。
然對他來說都差不多,再弱的火藥,百米距離也可以打死一切未披甲的人。
韓大俠等人從兩翼摸上山去,他們借助草木的掩藏,悄無聲息。
而此時山上確實有六人蹲趴土堆之后,個個持的都是掣雷銃,除了有兩人瞄著楊河方位,余下四人居兩翼掩護。
內中一個滿腮虬髯的中年大漢,他負責掩護的是兩個射手的右翼方位,他靜靜蹲伏在一個土石草堆之后,同樣裹著灰色的頭巾,系著骯臟的灰色斗篷。
他一聲不響蹲著,手中持的掣雷銃子銃略有不同,卻是“凸”樣形。
掣雷銃是趙士禎從佛狼機火炮得來的靈感,又參照鳥銃而創制的后膛槍,掣雷銃問世后,因佛狼機火炮的多種多樣,大明各地仿制的掣雷銃也是多種多樣。
這內中的子銃多是酒瓶型的,因為打制最易,但弊端就是經常往后泄氣,傷害后面射手的眼睛與面孔。
要改裝防護,就要在母銃管上加裝一個護板,這樣就有些影響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