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張出遜,就是李天南都是震驚沉思,他們敏銳的覺察到,這個鉆床的犀利之處。
特別銃管被固定夾住,整體推移過來,那鉆管時,將難以想象的平穩。
真是
兩個年輕人都是贊嘆不已,楊相公是怎么想到的
大明這么多工匠,也沒人想到這個樣子。
至少李天南居在佛山,那邊有“鐵鎮”之稱,匠工云集,大師亦不少,然他們只是手藝不錯,這么犀利的器械,卻從來未有所耳聞。
再看這器械又有各類的加工固定臺,介時銃管與零配件的打磨切削等等,都可以在這車床上完成。
太美妙了,眾人心中贊嘆。
李鐵匠看著圖案,亦是心醉神迷,對他們工匠來說,這副器械圖是如此的絕美,想不到竟從一個秀才手中描繪出來。
他臉上甚至現出敬畏的神情,尋思“楊相公難道是匠神轉世”
他怎么也不明白,楊相公作為一個讀書人,是怎么知道這些匠工方面的事情
他在邳州城多年了,也知道軍局器那幫書辦管事大使是什么德性。
郁鐵匠也是走近仔細看,看得入了神,想不到自己老了,還能看到這種絕世利器。
這新安莊,真來對了。
若長久待下去,以后自己郁家,要出幾個大師啊。
楊河看著眾人神情,微微一笑,這是他結合這個時代,創繪的簡單鉆床、銑床、鏜床、刨床匯合體。
這些車床整體零配件并不復雜,技術含量更不高,眼前這些工匠就能打制。
而這個簡單的車床若能制作幾個,至少張出遜與李天南二人,一天鉆四根銃管沒問題。
別的工匠,也一樣可以在車床邊切削打磨。
他看著木板上的圖案,這個機械現在還很簡單。
但雖然簡單,卻代表力量。
眼前這力量粗粗換算,就是等于他新安莊區區幾個鐵匠,就超過別的大作坊百余鐵匠大家的力量。
而且這邊生產出來的產品,會更快,也會更好。
也只能被摹仿,不能被超越。
事實上很多革命性的機械開始都很簡單,但很快就煥發出難以置信的活力。
車床的打制,還有火銃上面,其實有一個零件必不可少,連接、緊固,處處需要。
這個小東西在工業學名“標準件”,也就是非常常用的螺絲螺栓。
此時這東西的加工可不簡單,經常是慢慢切削出來,一根圓棒料夾住,慢慢一刀一刀割下,每一次還要仔細對刀,免得割錯割壞,最后切削出一個小小的螺栓。
加工效率低不說,制造成本也非常不經濟,材料浪費太大了,對工人的要求也高,經常需要老師傅。
所以楊河打算使用一個模具式的東西來批量打制螺栓,還有一種加工內螺紋的刀具。
而這兩個東西的打制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
不是技術,這個時代的技術不可小看,很多工匠大家制造的工藝品,都讓后世嘆為觀止,感覺摹仿不易。
而是材料,就象燧發槍的擊錘彈簧片,需要好鋼才能打著火。
這兩個東西對材料的要求更是非常高,畢竟是模具,使用高碳鋼免不了。
好在楊河有兩百斤蘇鋼,材料問題基本解決。
在眾人期盼目光中,他在另一塊木板上緩緩畫出那兩個東西的圖案。
有這兩個東西,就可以批量打制螺栓等標準件。
或是加工內螺紋了。未完待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