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胡就義,余者都是有所傷殘的老兵,但平時訓練新兵已是足夠。
若戰兵傾巢而出,他們也會與齊友信等人負責莊中防守。
莊中婦女老弱也要訓練,以后火器充足,莊中人手一桿新安銃。
最后編伍后,一色的青壯肅立在戲樓廣場上,看著這只軍伍,楊河身后人都非常激動,楊河心中也騰起一股暖流,自己的力量在壯大,亂世中更有了生存的本錢。
新招來的人都居于莊內,新安莊東南與西南被辟為軍營。
對他們的待遇安排,就是包吃住,供應軍服兵器,然后普通士兵鄉勇,各發下一筆安家銀后,每人每月五錢軍餉,伍長六錢,甲副七錢,甲長八錢。
又隊副九錢,隊長一兩,副把總一兩五錢,把總二兩。
這待遇很不錯了,畢竟包吃住,還有軍服兵器。
就新安莊這吃住,別處每月五六兩銀子都不能下來。
若是出兵打仗,還有各種收獲,比如摸腰包,與戰后一些賞賜。
所以普通士兵每月五錢銀子看起來少,卻是純粹的收入。
相比他們,新安莊的月餉更是實打實的可消費錢財。
士兵待遇出來后,楊河也制定了每個莊民的待遇,從男到女,從老到少,全部實行薪俸制。
贊畫、議員基本待遇是二兩銀子,總管級別一兩五錢,主管一兩銀子。
每個人都有相應待遇,便是半工半讀的小孩兒,每月也有二錢銀子。
相比士兵出戰有收獲,他們則是干得好有獎金,特別原新安莊民們,吃住都包,又沒有賦稅,相比一些招來的鄉勇,每月軍餉與收獲可能送回家去,他們則可以毫無顧忌的消費。
每月薪俸用光了也不怕,畢竟總有吃與睡的地方。
這也是楊河刻意培養,未來以內需驅動發展,沒有市場,也要創造市場。
軍隊編伍后,會先進行一個月的訓練,期間,楊河也會進行一系列正規化的措施。
比如實行嚴格的腰牌制,莊中出行皆示腰牌,特別甲長腰牌更大,上面要記著全甲所有人的名字。
對新安莊的防守,就是兩總各輪一個月,每天安排兩甲人守門與守夜,通向莊的各條道路也要安排崗哨。
旗號,旌鼓更要制定下來。
楊河認為,軍隊的旗號旌鼓越簡單越好,所以只每一個總,有一個金鼓手,然后他身邊有兩個,又有一個號手。
對旗幟楊河的想法很多,但暫時就用楊字大旗代替。
目前擺在楊河面前主要問題,火器不足,現在兩總火器兵有兩百人,但他只有一百桿買來的鳥銃。
軍需所那邊,張出恭兄弟還在忙著趕制鉆頭,車床等物,具體打制,可能要到月底,甚至下月初。
還有軍服不足,孫招弟等人好容易給莊中老少都趕制了一套冬衣,又來了兩百個婦女,四百個男人,要完成不知要什么時候。
畢竟手工縫制,這速度不可能快起來。
又有各種雜七雜八的裝備,比如油布包,椰瓢袋,鞓帶,手套等等,更耗工時。
臘月要來了,楊河還打算縫制大量的口罩,更讓孫招弟等人分身乏術。
暫時楊河讓新兵雜裝訓練,訓練得好,軍服優先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