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話卻是問戶務堂總管楊大臣。
楊大臣忙道“回相公,公屯所統計上來,新安莊前的東南與西南這邊,種有高梁九千六百畝,屯所那邊都有照料,估計明年夏時就可以收獲了。”
楊河點頭,新安原莊是個大莊子,所以種有高梁近萬畝,只是此時糧食產量都不高,就算以前化肥沒有大興之時,高梁畝產也只有一百多斤,玉米畝產一百多斤。
谷子畝產更只有一百斤左右,碾成小米時,更只有約五六十斤。
然后棉花畝產籽棉一百斤左右,折成皮棉只有三四十斤。
他看過新安莊前的高梁地,算是照料得很好,但畝產估計也只有六七斗,全部可能約七千石的收入。
這當然不夠。
好在北岸別的不多,荒地太多,特別睢寧、邳州、徐州交界這些地方,輕輕松松,就可以找出幾十萬畝的荒地來。
這還是輕松尋找,仔細尋找,百萬畝只是等閑。
大明到了現在,世道太亂,很多地方千里無人煙,便若當時楊河逃難,路過宿州、靈璧那么多地方,一個個廢莊廢村,原本的良田全部荒廢了,現在舉國上下,不缺地。
他說道“接下來戶務堂的目標,就是開墾荒地,在白馬湖邊,焦山莊這邊,今年全年要開墾田地兩萬畝”
楊大臣張口結舌“兩萬畝”
現新安莊只有幾十個老弱耕種,照顧莊前近萬畝高梁地都累得象死狗,還要開墾田地兩萬畝
楊河道“我看過焦山莊附近,原本就有水渠引水灌溉,修葺之后,內中一半,可以種上水稻。”
楊大臣道“水稻”
楊河道“白馬湖邊,荒草面積大,還可以畜牧,建一個養雞場,又可以飼養騾、馬、牛、羊等等。”
楊大臣道“養雞。”
楊河道“你們戶務堂任務很重,水稻栽種,最遲不能過五月中,十月初,就可以收割了。不過冬麥的秋播可以晚些,寒露前后便可。若麥田開墾好,可先種上綠豆、小豆美田。”
楊大臣喃喃道“十月就可收割”
這時楊千總他爹,公屯所主管楊純良大著膽子道“稟相公,所里人手不足,而且若種水稻,這水利灌溉,頗為要緊。稻谷需要肥足地力,這北岸之地,不是旱,就是澇,肥力太差,恐怕”
楊河道“無妨,田地內澇,可施加石灰中和酸性,至于田地肥力,介時我有鉀肥與磷肥,定可提高土壤肥力。依我計算,介時修好水利,再加上大量肥料,水稻的畝產應該可以達到一石五斗,冬麥的畝產,亦可以達到一石左右。”
他說道“至于人手,公屯所今年要招募耕田隊,人數定在五百。”
眾人都是吸了口氣,水稻畝產一石五斗,冬麥一石
果真如此,那就是天降祥瑞啊
大明精耕細作,若在江南,曾有畝產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的極熟之地。
但那田地是什么地方都是桐鄉、昆山等地供應皇宮與百官食用的“白糧”產地,很多江南的普通地,稻谷能畝產二石,麥一石都非常好了。
放在江北,水稻畝產能有一石,亦是偷笑。
楊相公卻說,就在這睢寧、邳州,水稻的畝產要達到一石五斗
這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