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白牛過年這段事多,可能到正月都會更新不定。大家該過年也過年,不要整天埋在電腦網絡面前。
正月十七日,楊河前往縣城。
也就在這正月的前幾日,在遙遠的西面,千里之外,開封府城。
雪落如麻,風雪籠罩雄偉的開封城。
開封是著名古都,到了明末,更是繁華無比,無名氏筆記如夢錄曾言“滿城街市,不可計數,勢如兩京。”
開封除了繁華,城池設備也非常堅固,宋金有內外兩層土城,明太祖立大明,廢棄外城,只用來防備洪水,稱土堤,離城五里,然后在內城大興土木,全面包磚。
明時開封城墻,高五丈,有敵樓五座,俱有箭炮眼,有大城樓五座,角樓四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布置。樣鋪十座,窩鋪五十四座,炮樓十座,周圍四千七百零二丈,垛口七千三百二十二。
然后開封有城門五座,東門稱仁和門,俗稱曹門;小東門稱麗景門,俗稱宋門;南門稱南熏門,俗稱南門;西門稱大梁門,俗稱西門;北門稱安遠門,俗稱北門。
五處城門,共鐵裹門五十扇,城門外還有護城河,口寬五丈,底寬三丈,深二丈。
這是一座堅城。
要攻打開封府城,素來不是什么省心省力的事。
然此時,不止一次有人打這座堅城的主意。
雪花沙沙的聲響,夾著騰騰的硝煙,有若氤氳霧茫,還伴著轟隆隆的炮聲。
曹門的關廂已成廢墟。
這是開封的大東門,汴河所過之處,貨物通行繁華無比,這處的城樓,甕城有門三重,內南北二側各一水門,城門、水門約有十扇鐵裹門,然后外面就是環城的護城河。
曹門通曹州得名,又是開封城東西交通咽喉要道,還有水道,城門外的關廂自然鱗次櫛比,屋舍商鋪一直蔓延到外城土堤旁,但此時都成一片片殘磚斷瓦。
很多被摧毀的舍屋中,此時仍然不斷冒著青煙。
不但如此,從曹門到北方的城墻下,壕溝邊,還密密麻麻皆是死人與散落的兵刃器械,便是大寒天氣,依然尸臭味沖天,混著種種奇奇怪怪的味道,中人欲吐。
這些尸體,形狀各異,很多是被火炮打死,還有被藥油燒死,各尸體扭曲猙獰,顯然臨死前經歷了非人的,難以言說的痛苦。
卻是流賊攻城時,磚石不能擊者,守軍就在懸樓上,用“萬人敵”投擲,或用蘆柴投向賊寇登城所在,伴之烘藥與烈油,烈焰彌天,賊寇被活活燒死無數。
攻城多日來,自曹門至北門,環垣十余里,火燒晝夜不息。
甚至北門甕城之所在,此時仍然焦臭沖天,各種扭曲形狀的焦黑尸體觸目可見。
卻是去年臘月二十四日,流賊攻打北門,門外有督師丁啟睿麾下三千兵,自南陽赴汴,就在濠邊筑壘防守,然流賊至,一戰輒敗,兵悉降賊,北門甕城立時為賊所據。
甚至當時還有賊兵從甕城下爬到城頭上面來。
緊急關頭,加銜都司李耀率數十精兵,各持大柳櫞,將流賊盡數擊落城下,然后知縣王燮下令火攻,眾炬齊拋,敵我不分,將擁擠在甕城內的人全部燒死。
當時擠在甕城的人眾多,然不論官軍還是流寇,統統葬身烈焰,死者不下數千人。
這些人都被活活燒死,此時觀之層層疊疊焦黑的尸體,依然觸目驚心。
在曹門處,壕溝邊,還頗多裸身婦女的尸體。
她們或身體斷成兩半,臟腑盡流,或身上被打出大洞,死魚似的眼睛只管望著天空,具具尸體僵臥雪中,鮮血流盡,身下的血水更凝結成冰,慘不忍睹之極。
卻是正月初一日,流賊擺用陰門陣,驅婦女赤身濠邊,望城叫罵,意泄城內火炮。城上急用陽門陣,令僧人裸立女墻叫罵,再以火炮擊之,打死被驅婦女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