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倒松了口氣,這樣的地形,對城防有利,因為流寇大軍很難聚集。
近邊都是爛泥湖蕩,如何排兵布陣
看了一陣,他策馬往圩南而去,陳仇敖等人跟在后面,然后一些點頭哈腰的民壯。
城墻圩墻一般都禁止百姓登上,平時登城馬道也有民壯巡邏把守。
然楊河、田師爺、鄧巡檢等人巡看城池,他們自然放行,而且跟在后面。
很快楊河等人到了東南向圩門處,這邊通向宿遷的曹莊鋪,圩門外也有關廂,周邊還頗有寺院,特別在圩墻內不遠,靠近道路處,有一座甘露寺。
這邊的圩門上也有城樓,然比起內城算小,再轉到南面,這邊就較為蕭條了。
圩門外只有寥寥幾間房屋,似乎還有一間的茶鋪。
然后靠圩門的西南不遠,就一間風雨雷電壇。
這邊城池邊也都是爛泥湖蕩,水塘密布,當年洪水沖垮了睢寧城,多年來仍然留下了這些痕跡。
再眺望城南遠處,也有一些村寨,不過密度比不上城東。
指著西南數里官道邊一個莊子,田師爺道“那是余莊,莊東面有睢陵侯墓。”
楊河點頭,他知道那就是“王祥履墓”,此人為西晉瑯琊臨沂人,曾任過睢寧的縣令,后封關內侯,又封為萬歲亭侯,最后累封為睢陵侯,食邑便是今睢寧處。
最后眾人來到城西,楊河一凜,這邊光禿禿,野茫茫,近城數里,都是荒草連天的荒野。
而且大多地面干燥,河叉湖泊頗少,似乎往西面十里處,才有一條頗大的河流,由北往南來,一直切過睢河。
也明顯可以看到這城西周邊大片拋荒的田地,一些廢棄的村寨。
楊河聽到陳仇敖在后面哼了一聲,顯然他也明白了,知縣高岐鳳讓自家相公營房設在西門附近,是用心良苦啊。
看看這睢寧城周邊,北、東、南都不利大部攻打,也只有這城西,流寇可以大部排兵布陣了。
田師爺咳嗽一聲,指點道“那是白塘河,從黃河邊白塘湖流來,那是演武場,那是山川社稷壇。”
楊河舉目眺望,從圩門出去約二百步,道路靠北的地方確實有一個演武場。
但舉目看去,顯然這演武場已經廢棄。
又離圩門西南一里外有一座山川社稷壇。
此外光禿禿就盡是荒蕪的土地,沒有人煙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