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時雨停了。
楊河下了巡檢司三百料的官船,踏上了北岸碼頭的棧橋。
這邊停了一些船,除了巡檢司的船只,還有一些是商船,隨著新安莊名聲的傳出,眼下已陸續有商人前來貿易,不單是邳州的商人,還有徐州等地的商人。
楊河從棧橋登上大堤石階,雨水沖襲,青石臺階潔凈又滄桑,彌漫著絲絲寒意。
他回望河面,仍有些濛濛,行駛的船只就若隱若現。
一些船只靠岸,船上饑民由持旗莊民領著,井然有序的下船。
各人登上棧橋,眼中都帶著好奇而期盼的光,飽含希望。
此時楊河從縣城回來,身上穿了正九品的官服,練鵲補子,銅木腰牌,系著黑色貂裘斗篷,英武中就有官威,身旁陳仇敖還為他捧了信鑒銅印,皆以紅布包裹。
楊河于二十三日離開睢寧城,路過辛安鋪時他看了看,那邊的收容營地大體還是滿意的,沿著官道蔓延好大一片。
為便于管理,按他要求分甲乙丙丁四個區,每區饑民臂上都系上不同顏色的布帶,然后由持相同旗色的莊民領著過河。
此時楊河看著,看饑民們上岸后,由持旗莊民帶著走,小旗高高揚著,還不時回頭叫嚷,然后饑民一色跟在后面,個個神色好奇而拘謹,讓他想起后世的旅游團,不由啞然失笑。
眾人上了大堤,下面是往兩邊延伸,非常遼闊的格堤,遙堤,整套河防堤岸有二三里之寬。
然后一條小道直通遙堤后的巡檢司那邊,因雨水緣故,往日干枯的“格”間滿是積水,有若一個個水塘。
各人順小道下了格堤,遙堤,柳間小道頗為泥濘,爛泥沒到人的腳跟,看著這種道路,楊河深深皺眉,以后新安集要發展,通往碼頭的道路一定要修一修。
不過看看后方的饑民,不論大人小孩皆不以為意,顯然這種道路他們走慣了。
很快眾人過了遙堤柳林,前面是廣闊的平原,巡檢司就在小道的西側,此時被包裹在新安集內。
新安集市開設后,建有很長的圍墻柵欄,任何人都需到墻內販賣,然后設有東門,北門,西門。
但沒有南門,因為新安集的南面,就是頗為高大的遙堤,遙堤上下,滿是密密匝匝的柳樹,巡檢司就在遙堤下靠東南位置。
楊河看著面前集市,他臉上露出笑容,比起去年時,新安集繁華了許多,每到集日,四面八方的鄉民,就攜帶各地的土特產,定期到這里趕集、做生意。
看到商機,一些有遠見、有實力的商人也紛紛來此開店坐鋪。
現集內已有米鋪,肉鋪,鹽油店,雜貨鋪,布莊,茶鋪等等商鋪,特別有幾家客棧正在興建。
鄧巡檢告知楊河,集內更在興建塌房,供邳州的米貨商,徐州的煤商停塌貨物之用,新安集的行商已經越來越多。
楊河與鄧巡檢并轡而行,他策著馬笑道“這世上商人最精,北岸發展有目共睹,看到有錢賺,自然是趨之若鶩了。”
鄧巡檢道“大人,這商賈越來越多,我們集市商稅不過三十稅一,還不收過稅。這稅是不是低了一些,可否稍稍提高,增加到二十取一,或者是十五取一”
楊河笑道“眼下是培育市場,招商引資的關鍵時刻,還不到提稅的時候,勿要殺雞取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