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們,還有新安莊隊兵,楊河其實還有對余下各村寨未選入隊兵、耕田隊路工隊的青壯,定期派出教官訓練考核計劃,平時守莊,戰時看情況征調。
這樣他的治下,也會形成戰兵,守兵,巡邏弓兵三層體系。
收容營地建立后,每區都設弓兵巡防,防止諸事,也讓不遠處的新安集商家放心。
又一批難民到來,立時難民營各區又喧騰起來,各方接人,核對,基本井井有條,楊河還隱隱聽到孫招弟的大嗓門“唉,那婆娘,你臂上綁的是藍帶子,跟著那藍旗到丙區去,你男人可在身邊,跑到丁區去作甚那邊都是光棍那漢子,你有婆娘嗎跟著綠旗到丁區去,怎么竄到丙區去了”
“還有那誰,你有四十了竄到孤兒區去作甚各歸各位,不要亂走,到了我新安莊,就要懂規矩,守秩序,知道嗎”
楊河看過去,就見孫招弟叉著腰,對一些亂竄的饑民吼叫,很多人沒有秩序觀念,看到有好位子,就忙不迭的奔過去,然后被孫招弟罵得摸門不著,灰溜溜出來。
有所混亂的饑民各歸各位,忙不迭隨著旗走,眾饑民感覺這新安莊好是好,就是規矩多,體會到那女管事所言“秩序”的力量,初來乍到,需要他們慢慢去適應。
楊河看孫招弟在那邊意氣風發,身旁一個書辦,還有幾個五大三粗的管理婦女,個個精悍。
亂世中能活下來的女人體質都是過硬,她們又在莊中養了幾個月,平時也有操練,匪賊來犯時一樣持刀上墻,一對一對打一個男人不是問題,所以這些強悍婦女壓得進營的饑民服服帖帖。
他默默點頭,管理這種營地,也只有孫招弟等潑辣的性子壓得住陣腳,若換成趙中舉,柔聲細語,怕就效果不顯。
而她們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與奮斗達到的地位,男莊民見到她們,也是心服口服。
楊河若有所思,逃難幾個月來,特別到新安莊后,麾下很多人都鍛煉出來了,因為他實行的其實是一種工業體系的制度。
在這種制度力量的熏陶下,很多人若是外放,大多可以成為管理的好手。
就算他們還有短板,比如孫招弟的短板就是識字少,但相比外間松散的農業管理體系,還是強太多了。
楊河想著,最后微微一笑,馬鞭凌空抽了一聲脆響,踏著泥濘的道路,就往新安莊奔去。
陳仇敖等人都是跟上,蹄聲雜沓,踏得泥水飛濺。
所過之處,路上行人皆以喜悅而又敬畏的目光看著,看楊相公一行遠去。
難民營這邊,仍然喧騰,外間弓兵們按刀攜弓,虎視眈眈看著,而難民們在旗號引領下,有條不紊進入各區。
然后等待安置,迎來他們的新生活。
高高的楊字大旗飄著,每區都有一桿,象征楊河在這一片的權力與威嚴。
也似乎在這桿大旗的籠罩下,他治下的百姓會迎來被庇護的安定生活。
還有秩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