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有薪俸制,活干得越好,月薪越多,地位越高,雖有些人每月幾錢銀子也心滿意足,但對大部分人也是一種激勵,想要獲取更多,不使莊民沉溺現狀,原地踏步。
這不,到新安集消費的莊民越多,也帶動了周邊的活力,慢慢發展出內需。
楊河的目標是讓麾下莊民慢慢成為中產,隨著整體財富的增多,讓他們收入也慢慢增加,然后他們積極消費,周邊商鋪賺錢,增加雇員,擴大生產,多繳納稅收。
然后他有錢投入各種保障,教育醫療等等,讓中產階級擴大,形成循環。
底薪加提成獎金是后世的常例,包吃住就是眼下新安莊的底薪,楊河認為非常有必要,亂世中,誰給吃,誰給住,更能收獲莊民最大的忠誠。
不過他不會給高薪,錢多了跑了怎么辦,畢竟小民總是短視的,能考慮到半年一年后的事情,已經算是有遠見。
他會給麾下吃好,住好,穿好,但他們若離開這個體系,只會窮困潦倒。
他們想享受這一切,也唯有加入這個體系,忠于這個體系,一直在這個體系。
楊河看著陳仇敖“所以,宴會中的珍饈你見識過也就罷了,切不可沉湎于那種所謂的權勢富貴,那一切都是煙云虛妄,我們這邊才是真真切切,讓大伙的日子,都過得好起來。”
陳仇敖眼光閃動,他在馬上作揖,真心誠意的拱手“能追隨相公,是某仇敖幾世修來的福份。”
楊河微笑道“老陳,要多抽時間讀書,我的腳步是不會停的,能不能跟上,就要看你們各自的造化了。”
鄧巡檢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官真是受教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
鄧巡檢對楊河層出不窮的新詞早習以為常,也早心甘情愿以下屬自居,此時更是感慨說道。
楊河哈哈一笑,這胖巡檢能力有一點點,但眼力卻是不錯,知情識趣。
他們看著集市說話,不時陣陣歡笑,后方跟著的饑民,亦是詫異歡喜,眾人逃難,一路所過州縣地帶,無不是慘絕人寰,想不到這大河的北岸,竟有如此的太平安樂。
他們看著眼前的一切,是那樣的祥和安定,讓人向往。
果然那年輕的大人說對了,到了他的治下,就有好日子過了。
看他們喜悅樣子,帶隊的莊民亦是自豪,他們要在楊相公面前表現,更是大聲叫嚷,舞著旗,讓各人依區進入收容營地。
離著市集一百多步,道路東側遙堤下就是難民營,往日這邊是鹽堿地,好大的一片,還算干燥,沒有遙堤下很多讓人討厭的湖蕩灘涂,臨時的收容營地就建在這邊。
接到楊河通知,除了辛安鋪,莊內還在這邊修建了一片臨時的收容營地,楊字大旗高高飄揚,草棚帳篷林立。
同樣按要求分甲乙丙丁四個區,從西到東,分別設孤兒幼女甲區,鰥寡孤獨乙區,有家口者丙區,沒有家口者丁區。
每區都有粥棚,飲水棚,睡房,廁所等等,井井有條。
難民若過來,可以分區稍稍歇息休整,喝水喝粥,然后前往焦山莊一片安置。
不過孤兒幼女、鰥寡孤獨大多會安置入新安莊內。
若過河晚了,他們也可以在這臨時收容營地歇息一晚。
難民營歸民政所在管,還有弓兵在巡邏,改編后,巡檢司弓兵已歸新安莊管理,訓練征戰皆如一,他們兩隊人,一隊各卡巡邏,檢查腰牌,負責治安,一隊駐在集內,每三月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