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剛過,道路有些泥濘,人馬踏在上面,就是一片嘩嘩的響。
從北圩門到北城門,到十字街道,低矮不寬的街巷兩邊擠滿了人,他們皆以敬畏的目光看著源源進城的大軍。很多人還露出安心的神情,楊大人率大軍到了,眾鄉親的身家性命就有保障了。
眾百姓擠著看,不時發出陣陣的驚嘆,百聞不如一見,早聞北岸的鄉勇如狼似虎,先后打敗兇悍的徐州賊,焦山賊,銅山賊,果然眼前所見人等,就是英武不凡。
縣城這邊的民壯衙役與之比起來,就是云泥之別啊。
蹄聲雜沓,不時激起泥水,九爺的騎兵隊走在最前,他們一色灰氈斗篷快馬,剽悍輕捷,引得眾百姓嘖嘖稱奇,沒想到楊大人還擁有如此犀利的馬隊。
特別馬隊中的錢三娘與李如婉更讓眾人好奇,這女人也會騎馬打仗,真是奇了。特別那個罩著黑色斗篷,非常冷艷的女子,她馬鞍旁那桿是狼牙棒嗎
看著那桿沉重的狼牙棒,上面滿是森寒的倒刺,睢寧城的百姓們都是驚嘆。
這棒子,被她砸一下,肯定頭腦開花。
這斗篷女子還這么冷,目光掃來,讓人全身冰涼的。
冷艷高挑兇猛,象頭雌豹子,這女人,誰敢娶啊
眾百姓看得興致勃勃,都是議論紛紛。
騎兵隊過后是哨探隊,內裴珀川與凌戰云二人較讓有心人關注,畢竟馬上能持馬槊與鉤鐮槍的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然后楊大臣與韓大俠的隊兵大步而來。
他們六個正副把總都是騎馬,身著鐵盔鐵甲,系著斗篷,旗手鼓手開道,“楊”字軍旗高高飄揚,身后跟著五個持盾護衛,然后是大步前進的火器隊兵與殺手隊兵們。
街道不是很寬,他們就兩人兩人一排,伍長走在二排前面,甲長又走在一甲最前面,個個軍靴踏在泥水上,嘩嘩的整齊聲響,給人以極大的壓迫力。
他們個個都充滿銳氣與殺氣,火器兵扛著烏沉精良的鳥銃,腰間別著解首刀,身上又背著水壺袋與子藥袋,都是油布皮革,再捆著鞓帶,冬氈斗篷,外露青色合身胖襖,非常精神。
殺手隊兵則刀盾手按著刀,身后背著重盾,那盾牌極高極大極重,反正從背后是看不到人頭的。
長矛手則扛著長矛,身后背著圓盾,同樣鞓帶右側別著解首刀。
看他們整齊過來,軍伍嚴整,朝氣蓬勃,行進中就一片齊整的腳步與泥水飛濺。
街道爛泥多,各人皮質軍靴與斗篷下擺就滿是泥點。
早前他們可能冒雨趕路,各人氈帽與氈料的斗篷上還殘留雨水濕意,他們也無所謂。
眾百姓有種怪異的感覺,雖然素來都是馬強步弱,若真打起來,恐怕前面的馬隊不一定打得過這些步卒。
有些見多識廣的更是驚嘆,這種精氣神,他們有些人也見過朝廷的營兵,然而
新安軍們整齊壓迫過來,一色的精壯漢子,一色的彪悍精神,風卷著旗幟獵獵聲響,軍靴踏得泥水大片飛濺,很多少年郎心中就騰起了火焰。有道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但看見這只軍伍,很多人就不由自主產生了加入的念頭。
一聲嘆息更從一群觀望的讀書人中傳出“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百聞不如一見,關于楊河,關于北岸鄉勇的事,雖然在睢寧城流傳很廣,然這只軍伍到底怎么樣,眾人卻說不出一個子丑寅卯,終于見得廬山真面目了。
楊河大軍一出場,就將所有的睢寧軍民震住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
“哈哈哈哈”
知縣高岐鳳與楊河并轡而行,得知楊河率大軍到達北圩門外的消息,他就率著縣衙內的幾個官,親自趕到北城門口迎接,表示自己的重視,看到眼前的軍伍氣色,他更完全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