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讓他們習慣火炮的震動力,熟悉實彈發射的感覺。
他們還會測試各炮的裝藥量,每門炮包裝若干的紙筒彈,以油紙定量包裹好,戰前塞入子銃,戰時用鐵釬刺入孔洞,塞入鵝毛引藥管便可,余下的作為預備彈藥。
看過營房各處,隊兵們都安頓下來,依條例有條不紊,楊河滿意地點了點頭,看部下都饑腸轆轆,就吩咐輜重隊生火造飯,庫房儲備的熏肉什么也拿部分出來犒賞將士。
又看快到酉時,就讓兩個把總與中軍官負責營務,廉方正等人沒事回署廨,不過他吩咐那膳夫回署搞個“串盤九個碗九碗九碟十二棋中八八”,他回來要與眾將大吃一頓。
不等廉方正啰嗦,他就帶了陳仇敖等五個鐵甲護衛往縣衙去。
知縣高岐鳳等人都在大堂等著,看楊河風塵仆仆,還是一身的甲胄,衣裳都顧不得回署廨換,高岐鳳臉上擠出笑容。
他關切的詢問將士可安頓好,又保證大軍入駐,他定會竭盡全力的供應糧草,然后迫不及待談起城防之事。
談話中得知睢寧縣城這些天也在動員民夫,準備防具,還有滾木擂石什么,但人手還是太少,一百多個民壯衙役,加上現在楊河麾下練勇,人數也不到千人。
這能不能守住城池,高岐鳳心中還是沒底。
主簿鄭時新嘆氣坐著,他也想不出辦法,縣丞劉遵和,典史魏崑崗神色陰沉,一言不語。
看看他們,楊河沉吟,不知道流寇會來多少,守城的人數,確實是越多越好。
他說道“城內的士紳商賈,他們沒表示嗎流賊每每破城,那些士紳是什么下場,他們不知道守御城池,不單是官府兵家的事,所有的士紳百姓都應該參于進來。聽聞開封城守御,便是立社兵,無事團練習藝,有事登陴守御。城中八十四社,以每社社兵五十名計,共得四千二百不餉之兵,我們睢寧也可以效仿。”
高岐鳳嘆道“本官何嘗沒有想過,只是”
說起這事他就頭痛,貢生周明遠倒是積極,但別的富戶士紳聽說要出兵,各方就爭吵不休,吵了多天事情都解決不了,最后各人的辦法是偷偷逃往邳州城,或者將家中的妻小兒女送走。
楊河淡淡道“明日縣尊招齊各富戶士紳,我來說。”
高岐鳳目光一閃,說道“也好。”
解決了這事,他似乎輕松了許多,然后談起外間的流民,言近期逃來睢寧的難民百姓越多,他也不敢放他們進城,楊河這邊的收容速度還要加緊。
這事楊河也考慮過,不過他也不可能冒冒然就他們送過黃河,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心懷鬼胎之輩,甚至夾帶流寇的細作特別北岸相對空虛之時,肯定要甄別清楚。
他的想法是在睢河的北岸設收容營,甄別一段時間,流寇若來,就將睢河的橋撤了。
眼下各河大水,特別睢河又泥濘,不能行船,沒了浮橋,流寇也不能過河,更為北岸添了一份保障。
高岐鳳只能依了。
楊河又談介時守城御敵,肯定會有傷亡,醫學司要專門開辟一個地方,救護傷員。
他一條條談來,深思熟慮,井井有條,鄭主簿越發佩服,高岐鳳則目光閃動。
最后楊河道“流賊最擅用間,星卜市販多為所用,這段時間,要做好城內的防范緝捕事宜,防止賊寇內應獻城。”
典史魏崑崗忽然尖聲道“這事本官自會料理,楊大人就不用費心了。”
楊河微笑道“那最好。”
婉言謝絕高知縣的設宴邀請,楊河匆匆而去,華燈初上,他早已饑腸轆轆,就回去與眾兄弟大吃一頓。
劉縣丞與魏典史也接著告辭,看著楊河離去的身影,魏崑崗嗤的一聲,陰陽怪氣道“我來說,聽聽,這口氣,好象他才是知縣似的。還想插手本官的緝捕事宜,這姓楊的心太黑了。”
劉遵和也冷冷道“一朝得志便猖狂,小人也。”
三月二日,巳時,有些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