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報發出后,楊河就將此事拋之腦后。
對他來說,別的一切都是虛妄,自家實力才是根本,實力到了,不想要官都會自動送上門,便如睢寧練總。
當日殺敵繳獲后,他也讓九爺的騎兵隊將繳獲的馬騾銀兩等繞路送過睢河,然后渡過黃河送回新安莊。財帛動人心,為免引人紅眼,這些繳獲還是不要展露世人面前為好。
雖不怕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階段,楊河還是悶聲發大財的宗旨。
回歸睢寧城軍營后,他也審訊歸類了那些俘獲的流賊廝養。
這些廝養,流寇馬步隊每隊都有三四十人,他們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主芻之人,也就是管理與運送糧草的人,為首者稱精兵,這是流賊中立有戰功的人,或者傷殘的老兵什么。
他們負責糧草的運輸與分配,內中往往還有馬夫,獸醫等人。
又有掌械的人,負責軍伍窩鋪帳篷的豎立,打造修理器械等等,這邊很多人是工匠,特別多鐵匠,木匠什么。
最后是執爨的人,也就是軍伍中生火造飯的人,為首者稱司磨,麾下有火夫十個,或者十幾個。
就這三部分的人,構成流寇隊伍中的后勤輔兵人員,他們與戰兵比例差不多達到一比一的人數,算是非常重視后勤,因為總是流竄,所以對各類后勤補給反非常重視。
楊河俘獲這些廝養后,內中的精兵、掌械、司磨,基本都挑出來殺了,余下普通的廝養們,可以改造。
審訊統計后,楊河也欣喜的發現,這些廝養中的工匠共有五十多人,內鐵匠人數,就有二十五人。
這是個龐大的數字,要知道他新安莊,連李天南的妹妹,郁鐵匠孫女算上,也全部不過十五個鐵匠,撥到兵器坊更只有七人。他們生產能力,直接使用精鐵,一個月也僅鐵甲十副,鑲鐵棉甲二十副,
有這些鐵匠補充,他新安莊的盔甲兵器打造,可以大大加快了。
當然,這些廝養都是有罪之人,肯定不能與新安莊工匠混在一起,他們需要積功贖罪,確定可以重新做人后,再慢慢安排到各部門中,至少都要一二年后的事。
暫時楊河將這些人集中在軍營中,修補打制盔甲。
此戰他繳獲流賊棉甲二百多副,內純棉甲一百七十副,鑲鐵棉甲三十五副,除去極破損不能用,有約一百五十副純棉甲,二十五副鑲鐵棉甲修補后可以使用。
這些棉甲的分配,騎兵隊,哨探隊肯定要人手一副,皆用純棉甲,普遍重二十多斤,與騎兵哨探隊的鑲鐵棉甲重量差不多。
但騎兵哨探隊的鑲鐵棉甲只罩甲樣式,還只上身有甲片,厚只有兩層,所以不重。這些純棉甲則有披膊,連著棉臂手,最基本也厚三層,所以重二十多斤,甚至有厚四層,重三十斤。
純棉甲有一定的防劈砍能力,可防拋射,在三十多步距離防護弓箭的直射也不錯,撥入騎兵哨探隊的純棉甲,修補后,外襯布料改為灰色同質。
二十五副鑲鐵棉甲主要殺手隊的隊長隊副,列陣后第三排一些悍勇的甲長士卒使用,因為他們要掩護側翼的側翼。
這些鑲鐵棉甲三層加甲片,普遍重三十斤,有些甚至重四十斤,防箭能力非常優良,東西方曾有測試,西方精銳的長弓手在六十五英尺距離,約十九米,十三步左右,才能穿透棉甲與甲片并且刺到肉。
他們使用的長弓,一百磅多一些,差不多明軍中使用的八力弓,這種弓可稱強弓,軍伍中用的人也不多,畢竟弓力超過一百磅。一般弓手只用六七力弓,弱不禁風的人更用五力弓。
八力強弓十三步距離才能射透鑲鐵棉甲,算防護力非常好了,當然,都不能與擅射的清軍相比。他們步射普遍使用十力弓,巴牙喇更用十二力弓。遇到他們強弓,鑲鐵棉甲的防箭能力就要移到二十多步外。
以上都不要遇到精良的火器,否則移到七八十步,甚至百步外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