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倒有聽到那邊幾聲炮響,就仔細詢問,楊馬哥稟報。
原來流賊精騎共約二百騎來犯,他們見山嶺陡峭,還處處沼澤水塘,不好攻打,就對山上喊話,讓山上守軍速速投降。
特別有賊自稱奉八大王義子張文秀的命令出來叫喊,說若愿投降,八大王定引為貴客,共謀富貴等等。
他喊時,還指了指一個方向,似乎說某個賊頭就是張文秀,他不是空口無憑。
防守的楊馬哥等人卻留上了神,正好身邊有兩門火炮,就平瞄著打去。
當時距離有一百多步,一炮打空了,但另一炮卻將一賊連人帶馬打透。
然后二百流賊精騎退走,走時將那賊尸體帶走,山上守軍皆言,那炮打死的,很象那賊指向的賊頭張文秀,所以趕來報捷。
眾人都是搖頭,又是遺憾,確實只是疑似,是否打死獻賊義子,這事不好證明啊。
楊河目光閃動,點了點頭,張文秀,那便是張獻忠義子劉文秀了。
張獻忠此人畜生之極,但倒有幾個義子有可圈可點之處,便是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人。
不過這四人現在還只是普通的流寇,他們的改變,已經是張獻忠死了之后。經歷了川民從擁護到刻骨仇恨,四人認識到,若不改變張獻忠濫殺的政策,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一途。
于是在四川綦江,收集潰散,重整隊伍時,四人形成共識,決定“非接斗,不殺人”,逮捕了仍頑固堅持張獻忠路線的宰相汪兆齡,皇后等人,對他們進行清算,全部處死。
他們全部恢復原姓,并深刻批判張獻忠原來的錯誤政策,與原來的流寇思想徹底切割,并作出聯明抗清的決定。
從那一刻起,他們與流寇再無關系,從惡的陣營轉化為善,在歷史上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當然四人也有區別,若讓楊河評價,他對孫可望評價只有兩個字“政客。”
有才無德,無所謂善惡立場,一切只為自己的野心。
李定國,可稱民族英雄,雖前期跟著張獻忠造孽不少,但遇人不淑,整體功勞也大,功過可以三七開。
劉文秀、艾能奇,也可以。
但這都是將來的事,現在他們只是流寇,肆虐鄉里,禍害百姓,犯到他的手上,打死就打死。
打死是好事,若一炮將劉文秀連人帶馬打透,那是斬殺劇賊,他楊河只會歡喜,不會留情。
就怕空歡喜一場,畢竟只是疑似。
這種疑似下,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不知死多少次了,他們部下也死好多遍了。
況且尸首還被搶回去了,更不好確認。
但這是宣揚士氣的好事,先記下一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