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個鑲黃旗馬甲盡數沖入左翼軍陣,后面還有大量鑲黃旗甲兵、弓箭手跟隨,數十個正藍旗殘兵也混在里面。
他們攻打新安軍左翼軍陣,兩旗合兵約有五百多人,兩層盾車推到二十多步,傷亡了一百多人,但仍有四百多,此時都嚎叫跟在后面,甚至一些包衣持著兵器,也想立功抬旗。
眾韃子以馬甲為首,破入軍陣,橫沖直撞,這邊乙等軍頑強抵抗,但火銃沒有列陣齊射,就顯得零碎與威力弱。長矛失去陣列,被他們冷兵手沖到近前,也被一面倒的屠殺。
新安軍畢竟成軍時間短,列陣而戰還好,單打獨斗,就不是對面百戰精兵的對手。
特別把總楊天福、楊祖文等人陣亡,大量副把總、儲備把總受傷陣亡,左翼這邊失去指揮,軍陣更加混亂。五百多兇悍韃子黑壓壓攻來,他們被打得節節敗退。
也就在這時,喊殺聲一片,盔甲的寒光在陽光下閃耀刺眼,大量悍卒列陣沖來,他們皆著鐵盔鐵甲,甲胄與哨探甲沒什么區別,干脆利落,便于撕殺,但披著紅色的斗篷。
他們鴛鴦陣展開二十四個小隊,每小隊十二人,前面三人為隊長與兩個伍長,皆持圓盾,身背雁翅刀,背負萬人敵袋,兩邊攜帶了各四顆二斤重的新萬人敵。
后兩個鏜鈀手、四個長矛手緊隨,又有翼虎銃手兩人,大棒手一人跟著,鋪開了一個極大的正面,卻是張出敬的銳兵隊趕到了。
他們離得遠遠的,不由分說,七十二顆黑乎乎的萬人敵就是投到韃子人群中,管他是馬甲還是普通的披甲兵弓箭手。
那邊驚呼聲一片,然后“轟轟轟”的炸響,大量火光與濃煙騰起,猩紅的血水碎肉飛濺,還有大量兵器盔甲殘骸爆起。猛烈的爆炸,炸得一個個韃子慘叫不已,鬼哭狼嚎。
一身重甲,悍勇戰技,也無法抵抗萬人敵的威力,一群群兇悍的韃子被炸死炸翻。每顆萬人敵爆開,隨之還有數十顆鐵彈子疾射狠打,周邊血霧騰騰,雪屑飛揚,不知多少韃子被飛灑的彈子打中,姿勢詭異的翻滾在地。
七十二顆萬人敵投去,轉瞬密集沖來的鑲黃旗韃子隊列就寬松了許多,滿地盡是血肉模糊的尸體,傷者滾在地上聲嘶力竭的哀嚎,硝煙夾著血腥焦糊味道,真是刺鼻之極。
但這沒完,一片蹲伏在地的鴛鴦陣銳兵們,二十四個小隊中的隊長與伍長,再次點燃引線,萬人敵“滋滋”冒著讓人心寒的火花,又是七十二顆,投到剩余的韃子人群去。
特別為防止炸到自己人,他們盡量往韃子人多的地方扔,甚至遠遠扔到韃子人群的后方去。
以后安全躲到后面就沒事嗎又七十二顆萬人敵劈頭蓋臉扔到頭上身后,再次“轟轟轟”的巨響。
硝煙爆開如末日,慘叫聲驚天動地,不管你是強悍的馬甲兵,精悍的披甲兵弓箭手,還是孱弱的包衣奴才們,萬人敵盡一視同仁,將他們炸成殘肢,炸成碎肉,將他們炸成猩紅的血團,紛紛揚揚飄灑在這塊不屬于他們的土地上。
五百多破陣而入的鑲黃旗、正藍旗韃子鬼哭狼嚎,他們瞬間吃了一百四十四顆犀利彪悍的萬人敵炸彈,死傷狼藉,人馬尸體碎肉鋪滿大地,殘雪混合血水殘肢,盡成紅褐黑暗的東西。
劫后余生倒是一些沖在最前的馬甲或是披甲兵,他們追殺沖擊左翼的殘軍,敵我混在一起,為防炸到自己人,萬人敵只往他們身后的韃子投。
此時這些人凄厲吼叫,拋開殘兵們,或是策馬,或是持著兵器快速沖來。他們知道不能猶豫,否則就會被萬人敵炸死的結果,唯有急身短兵相接,才會有一線生機,甚至繼續沖開眼前的援兵軍陣。
“迎敵”張出敬與三個百總,還有護衛旗手等十二人在后,看大群韃子瘋狂沖來,立刻大喝命令。
“殺”眾銳兵齊聲大吼,展開鴛鴦陣迎戰,立刻兵器交擊聲一片,夾著火銃聲,慘叫聲,馬匹嘶鳴聲,戰斗慘烈而殘酷。
一個鴛鴦陣小隊迎敵,全隊上下皆是精壯粗豪的漢子,三十斤重的銳兵甲披在各人身上舉重若輕。在他們前方,幾個韃子馬甲步甲正吼叫沖來。蹄聲轟隆,沖在他們最前方的,還是一個手持虎槍的馬甲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