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爾梅驚呼道“史公”
史可法擺擺手“我意已決,不必多言。本督也相信,楊慎言定不會負了朝廷”
他語氣斬釘截鐵,似乎刀劍加頸,斧鉞臨身,也不能改變分毫。
張文光臉上露出笑容,起身施禮道“明公拳拳報國心,下官感佩。”
閻爾梅恨恨看了他一眼,此獠也是陰險,有什么風險讓史督臣頂在前面,有功勞則跟在后面撿,端的不當人子。
此后又議些鄉兵之事,張文光提議,為免引人關注,楊河這只軍隊能低調就低調。
他對史可法誠懇建議“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楊練總還年輕,此次戰功核算,有首級二三百足矣,再多也是虛名,反被有心人關切。倘若朝廷諸公盯上怎么辦調他去打流賊,甚至調往邊鎮楊練總乃我淮安府難得的種子,當妥為保護才是。”
張文光走后,閻爾梅冷笑道“便宜他占,黑鍋督臣來背,張兵備好算計。”
編練鄉兵的好處誰都看得到,然風險也誰都看得到,圣心難測,倘若因此犯了忌諱,別看史公圣眷正隆,轉眼會有什么壞結果誰也預料不到。
史可法倒不在意,他行事做派,并不計毀譽得失,他只回想張文光最后說的話。
張文光話中意思他當然明白,聲名太盛,對楊河并不是好事。從實利上說,楊河不管是斬首二三百,還是斬首二三千,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官位不能漲,腦袋再多也只是錦上添花。反因名聲太盛,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關注,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惹來大麻煩。
只是他明明斬首一千多級,還有斬獲奴目的大功勞,卻要將功勞分潤他人,豈不是委曲了他雖然他有交待張文光,到邳州后關于此事問問楊河的意見,但思來想去,總覺對他不公。
史可法一嘆,又想起現在虜賊肆虐,就算戰績勘查下來,也不知捷報什么時候能送往京師。
現在道路梗塞,士子難行,恐怕明年二月春闈也辦不成,無數學子的功名成為泡影,大明局勢,真是每況愈下。
他走到堂前,看外面什么時候又下起了雪,寒風席卷,凌冽雪花撲打身上。
他沉思入神,眼下大明的形勢讓人憂心,好在從楊河這些年輕人身上,他看到了大明朝的希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