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她出身小門小戶,聽多了高門里有后母就有后爹的可憐事,擔心兒子再娶,新兒媳會容不下她這個寶貝孫子。但木已成舟,又是兒子老師做的媒,她也不好多說,只在繼室過門后,把孟錦榮接到身邊教養,深怕蕭氏掌家會短了她孫子一分一毫,另外在孫子面前也多加叮囑,要是蕭氏對他有半點不好就告到他來。
話說蕭氏,也是個官宦人家的小姐,家里看重了孟省之的前途,人又風神俊茂,也不在意他還有個原配嫡子就把女兒嫁了過來。若說蕭氏蕭玉眉一開始還存了些許小心思,但一進孟府,看到孟老太太和孟錦榮的態度,心都涼了。
孟省之也沒怎么在意后院的事,只教蕭玉眉用心侍奉孟母,照顧孟錦榮。而他則化悲傷為力量在官場上打拼呢,從翰林到大理寺寺丞,再到外放云州知府,可謂是步步高升。
蕭玉眉涼了幾年的心思,在一朝懷孕,生下了孟省之的第二個兒子孟平清后,又稍稍躁動了起來。
然而孟省之和孟老太太壓根沒給她這個機會,孟老太太抱了小孫子兩天也就沒再看了,還是她的大孫子可愛,而孟省之的態度更為明顯,一個錦繡榮華,一個平易清淡,哪個更看重,顯而易見。
蕭玉眉侍奉孟老太太也算孝順,但有孟錦榮在,孟老太太永遠用看階級敵人的眼光對待這個兒媳,深怕她奪了屬于她寶貝孫子的家產。蕭玉眉心里苦悶,難道她生的兒女就不是孟家的子孫了。
有時候,蕭玉眉也忍不住想,要是孟錦榮不在就好了,至少府里會多看她兒子孟平清和女兒孟菀一眼。
“老爺又去祠堂了”蕭玉眉拈著帕子立在院子門口,遠遠望著祠堂的方向,雖然知道是明知故問,但是還是忍不住問一句。
她邊上的嬤嬤低聲道,“回太太,是的,把張大夫叫來府里后,老爺就去祠堂了。”
說著嬤嬤在心里怪道,十天半月地去一次祠堂,也不怕驚擾了原夫人的亡魂。
“打在他兒子身上,疼在他心里呢。”蕭玉眉嘆氣道,到底他們才是一家人,打了孩子又去找孩子他媽了。
蕭玉眉擺了擺手,“罷了,去準備些滋補潤喉的湯水吧,老爺撒了氣又心情不爽快,等他從祠堂出來了正好喝上。”
“太太賢惠。”嬤嬤福身笑道。
蕭玉眉輕嘆了一聲,她也只剩下賢惠了,畢竟得為她的這雙兒女考慮啊,幸好她也不圖孟家家產能分到多少,清哥兒年紀雖小但讀書用功,又不算愚笨,還有娘家的幾個哥哥可以提攜照顧。
孟省之和亡妻孟李氏嘮嘮了一個多時辰,分享完了兒子的斑斑劣跡后,頓時神清氣爽,心滿意足地走出了祠堂。
孟省之,省之是字,名為轍,取省之二字是在他年幼時,父親因他做錯了事,要他每日三省己身,他年少不服氣,硬是堅持了下來,也就在肚子里憋了一通話,身邊唯有親親表妹可以傾訴,表妹是個好人啊,從不厭煩于他,而且是個極好的傾聽者,從不多嘴。
于是連孟老太太也不知道她這個兒子已經變成了一枚話嘮。
可惜表妹去世,孟省之也就偶爾揍了一頓孟錦榮后,來到表妹牌位前傾訴一番了。
作者有話要說表妹孟李氏
這個世界會比較長么么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