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三年,
寧希濂入大理寺,拜司直,掌出使受理州府疑案。
聞錦城吳縣發生瓊花案,由上官指派寧希濂和沈世襄二人前往督辦。兩人帶著幾個大理寺的捕快,剛和上司同僚告別完,就看見了停在城門處雖外觀低調但徽記卻格外熟悉的車架。
車門前的簾子被挑起,露出一張令寧希濂和沈世襄頭疼的熟悉的面孔。
“公公子怎么在這兒”
考慮到對方男裝打扮,寧希濂聰明地改口道。
錦榮微微一笑,“真是緣分所至,聽聞兩位好友要前往蜀地,正好順路,不如同行。”
緣分個毛線,一看就知道在這等他們了。
寧希濂和沈世襄互相看了一眼,心有靈犀地頭疼了起來。他們不怕帶錦榮一起去,但怕那位護犢子護得厲害的太后娘娘。
要知道因為錦榮常與他們來往的緣故,那位太后娘娘就把他們召到了未央宮,不僅讓他們戰戰兢兢地喝了兩三個時辰的茶水,還把他們的祖宗八代從出生到現在的事都翻了個遍。
最后還是錦榮淡定地過來把他們領走的。
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反正要是讓太后知道,他們拐帶了公主離京。寧希濂和沈世襄下意識同時摸了摸脖子。
誰叫新帝登基時,太后和新帝殺了那么多人,血腥上位,不得不令人心有余悸。
然而有件事情叫做好的不靈,壞的靈。
寧希濂斗膽出言道,“太后和陛下可知道”
錦榮傲然道,“我要去哪,是我的自由,誰人能管。”
“不過”錦榮話鋒一轉,眉眼瞬間笑的彎彎,看得讓人不禁炫目神迷,“作為孝順的兒臣,怎么會不和母后,皇兄打聲招呼呢”
“所以,好友放心吧,我已經留信說我要和你們去錦城了。”
寧希濂和沈世襄“”好想把公主好友這頂帽子拽下來丟掉啊。
無奈很可能背上拐帶公主罪名的二人在錦榮的催促下踏上了離京的路。
有了位身份為公主的人物加入,寧希濂等人的旅途單是待遇就上了好幾個層次,先前原定的雖是大理寺公費出行,但大理寺也不是油水多的衙門,但錦榮一來,就直接變成了公主府出錢。
想想公主府那數個大庫房滿滿的財寶珍玩,還有富庶的封邑產出,寧希濂和沈世襄也就乖乖閉嘴了。
他倆也不傻,看得出錦榮的目的,況且錦榮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出去玩。
依著太后娘娘護犢子的習慣,還有一個愛護妹妹的皇帝陛下,身為榮寧長公主的錦榮要說想離開京城,還不得弄的聲勢浩蕩,那游玩都快變成南巡了。
這回,也就拉寧希濂當擋箭牌了。
錦榮也不怕母后和皇兄誤會,先不說寧希濂的桃花已經死絕了,就是誤會了也免得母后和皇兄總向她推薦前東宮俊彥,世家公侯之子。
她已經膩了那些無趣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