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家家里,看著好幾麻袋豐厚的糧食,宋家奶奶估摸著,節省吃夠一家子能吃上半年呢。更讓她心里踏實的,還有那十兩銀子,一家子都不愁了。
至于絹布,宋家奶奶道“趕緊做幾件衣裳,趁那些軍爺還沒走,給錦榮送過去。”
兒媳和孫女們都應了,沒人有什么其他想法,而是連連覺得宋家奶奶說的對,要是等下一回軍爺過來,不知要什么時候了,而塞外那邊,天冷的又快。
宋家一家女人姑娘家,趕緊尋了針線,還拿了兩匹布去和鄉里的獵戶換幾張皮子,這東西最適合御寒
了。
花了四天時間,宋家人熬紅了眼睛,做了好幾件秋冬衣,正好趕上那些軍爺返程。
宋家奶奶還讓大孫女宋柳寫了封信一起捎上,告訴錦榮,家里一切都好,讓她保重平安。
還是那兩個軍士,拍胸脯保證一定會送到,讓宋家奶奶放心。
平沙,西南大營。
錦榮還不知道,自己送回的那些東西給宋家帶去那么大變化,路途遙遠,消息傳送也多有不便。這些天,戰事又吃緊了起來。
連周寧嘉都幾天沒在她眼前晃了。
錦榮有些可惜,畢竟周寧嘉身份比她高,接觸到的軍事信息也多,偶爾還能從他口中知道一點戰事的情況,比在軍醫營里兩眼一模瞎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才念叨了一下,周寧嘉就出現了,還立了軍功回來,一臉的志得意滿,跑到錦榮這里吹噓他剛才經歷的這一戰。
“那些狄人,我一刀就砍下去好幾個腦袋”
錦榮淡定的吃著軍醫配給的肉絲菜拌飯,時不時應兩聲,老實說,周寧嘉的功勞不假,頂多借他的口放大了兩倍,習慣了就好。
何況周寧嘉堂堂五品將軍,和她這個小軍醫一起吃,稱得上是寒酸了。但他除了抱怨幾句塞牙,也都吃下去了。
總的來說,周寧嘉這人還不錯,瑕不掩瑜嘛,錦榮在心里道。
周寧嘉說了半天,終于說了一條錦榮還聽的進去的消息。
“我們要前往平沙洪谷了,配合燕云軍。”不知為何,周寧嘉比方才說他的功績還要興奮,眼眸精神奕奕,亮的驚人。
燕云軍,錦榮以前不知道,現在在軍營待久了,也聽說了很多燕云軍的事,作為大啟最精銳強悍的軍隊。歷任燕云君主帥都還有軍神之稱。
像周寧嘉這種一心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熱血兒郎,會心生向往很正常。
不過,錦榮卻從中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燕云軍實力是大啟朝軍隊中最強的,一般去的也是最危險的戰場,應對的也是最強悍的敵軍。武威營若是配合燕云軍作戰,恐怕危險程度也不低。
還是留在西南大營要安全些。
可惜,作為一名軍醫,錦榮在這事上也說不了幾句話,反而只能聽從軍令隨行。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故事不會太長的每日一更么么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