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他沒有打過我。”張采萱忙道。
頓了頓,又道“三嫂以后不要再說這種話了。”
吳氏本是玩笑話,沒想到張采萱一本正經的澄清,她有點尷尬,道“好。”
站在門口根本不好說話,尤其她還抱著孩子,雖然抱孩子不累,但她從家中抱到這邊來,又剛出月子,手臂已經有點酸了。
“我們進去說話。”吳氏提議,又補充道“是娘讓我過來跟你說說姑母的事情。”
張采萱帶著她進門,那日看張家眾人對張全蕓的態度,可算不上好,根本不像是外嫁女回來的情形,反正總覺得不夠重視。
吳氏進了堂屋坐下,換了個胳膊抱孩子,才道“姑母嫁到了落水村,算是耕讀之家,好像就是這么說哈。反正就是讀書人的意思。”
張采萱伸手給她倒茶,隨意點點頭。
吳氏接過,繼續道“我是小輩,本不該說長輩的不是,但是娘讓我原原本本告訴你,我就實話實說了。”
“嗯,你說。”張采萱被勾起了興致,那張全蕓的夫家,能夠讓李氏特意吩咐了吳氏過來跟她解釋,可見里面的問題不小。
如果只是一般人,李氏肯定不會管,這門親戚張采萱走不走動根本不關她的事。
“姑母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從小就學繡活,她也有天分,一手繡工在周圍的村里頗多贊譽。長相又好,我偶爾聽孩子他爹說,當年祖母的本意是傳出這些消息之后,幫姑母尋一門好親事。”
張采萱點點頭,這個正常,許多姑娘到了議親的年紀,就會格外注意外頭的名聲,如果賢惠持家之類的名聲傳得好,很容易就能找到合意的人選。
吳氏嘆口氣,“本來挺順利的,也有許多人上門提親,祖母已經在其中物色合適的人選了,可有一回姑母去鎮上賣繡活,以往都是家中有人陪著,一直沒出過事。可是那次正值秋日,家中正是農忙,誰也沒空。鎮上又急著催,姑母就獨自去了,就那一回,就出了事”
張采萱也好奇起來,“出了什么事”
“姑母的名聲傳得太好,鎮上也好多人知道,甚至傳出了姑母一副繡活賣出了二兩銀子的高價,就落入了鎮上那些混混的耳中。當日在偏僻處就堵住了姑母想要覺得姑母是他的人之后就會死心塌地跟著他。”
張采萱無語,名聲傳得太好,出了禍事了。
隨口問道“然后呢”
不用想應該都是姑父挺身而出,然后才子佳人一眼定情什么的。
吳氏接著道“后來剛好遇上姑父去同窗家中,走到那巷子里,姑父見有人欺負貌美姑娘,就沖了上去”
果然是這樣。
張采萱露出點果然如此的神情。
吳氏的表情卻一言難盡,道“姑父是個文弱書生,沒打著混混,反倒自己挨了一通揍。”
張采萱錯愕,臉上的表情僵住,反應過來后想想也對,文弱書生是怎么都打不過混混的,要是真的打贏了才有問題。
所以,英雄救美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