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采萱也拿不準了,看村口那些官兵的模樣不像是撒謊,這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但是秦肅凜他們為何這一次不回來呢
翌日一大早,院子門被砰砰敲響,張采萱正在廚房做飯呢,聽到這聲音就覺得外面的人很急切。
她走到門口,沒急著開門,先問道,“誰”
“采萱,是我。”
聽聲音竟然是錦娘。
張采萱打開門,“嫂子,你來有事”
這個時間,都是各家做早飯的時候,錦娘一個人帶著孩子,沒道理飯不做跑到村西找她說話。現在來,定然是有事了。
錦娘一身布衣,上面還有倆補丁,臉上有些焦急,“村長正找人想要去都城那邊問問情形呢,我特意跑過來跟你說一聲。”
張采萱啞然,這她擔憂秦肅凜是不假,但是她也確實騰不開手去找人啊。家中還兩孩子呢。驕陽還好,老大夫那邊對付個一天,但是望歸才兩個月大,總不能帶著奶娃娃去找人吧
如果真得了秦肅凜不好的消息,她可能還真會去,但如今沒消息,她自覺沒必要犯這個險。別秦肅凜那邊沒事她這邊再累出病來。說起來她生孩子也才兩個月,身子其實都還沒調養過來。
錦娘見她不說話,又道,“村口那邊吵吵嚷嚷的,你要不要也去看看”
吵吵嚷嚷
這是有人不答應或者說是其中有什么事掰扯不清
張采萱也不含糊,人家都特意來叫了,可見村口那邊的事如果不去可能會吃虧,心下一轉,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當下就解圍裙,道,“嫂子等等我。”
說完,立時轉身回了廚房,將灶下的火退了,又對著一旁的驕陽道,“驕陽,你今天先去師父家中,等娘回來再給你做好吃的。”邊說話,手上動作卻不慢,將蒸好的饅頭遞了兩個給他,“驕陽乖,先對付一頓。”
驕陽接了饅頭,看著張采萱風風火火的進了屋,這是去收拾望歸了。這么大點的孩子,這個時辰還沒醒呢,最要緊是還得換尿布,錦娘冷不丁到來,她其實有點手忙腳亂的。
驕陽跟著她進門,“娘,我想跟你一起去。”
張采萱聞言心里軟乎乎的,“沒事,娘去看看什么事。”
什么事,張采萱和錦娘一起出了院子,就聽她道,“其實就是村長讓人去找,但是去的那些人覺得吃虧,非得要我們這些不出力的人給點工錢”
張采萱啞然半晌,“說起來似乎還有道理”
錦娘嘆口氣,“確實是有道理的。”但這其中又還有人不愿意出這份銀子,畢竟去的那些人之所以愿意去,還不是因為家中有人在軍營,問一個人的下落是問,問整個村的人還不是順便更有那性子小氣的,這青山村的眾人可都是親戚,再不濟還是鄰居呢,既然是鄰居,互幫互助本就是應該的,要謝禮不覺得過分嗎
她們兩人到的時候,村口正吵得熱鬧的,就聽有人道,“進文,做人可不能沒良心,你當初住到譚公子的棚子里我們說什么了,甚至還幫著你休整了,我還給你們娘倆送了一籃子菜呢,這青菜什么價你不是不知道,真要是算起來,還是你欠了我們的,幫著問問怎么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雙手叉腰,聲音很大,老遠就聽得清楚,都是指責母子忘恩負義的話,周圍也還有人附和。
張采萱默默走近,聽著周圍人的議論聲,不愿意去都城的人之中,愿意拿銀子的還是大多數。而且就在剛才,村長已經吩咐了,讓家中有人在軍營的家中都來一個人,有事情商量。
說的還是銀子的是,當面鑼對面鼓的說清楚,不去的人家托人打聽消息,每家多少銀子,都須得家中親自應承下來,等去的人回來了,這銀子是必須要拿出來的。
一個個請到了,當面說清楚了,到時候就不能不認賬,說沒聽到不清楚不知道之類推脫的話就不會發生。
作者有話要說明晚上八點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