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議論聲大了些。
不外乎就是想要那份糧食唄,一人能分幾十斤呢。當下的糧食可精貴了。幾十斤糧食,喝糊糊的話,夠一家人吃一兩個月了。
張采萱幾人一直沒出聲,等村里選好了去出去的人,就盤算著回家拿糧食。其實她們算是村里最好管的那波,村長說的話每次都很好的執行。但今天這樣的事情,她們是必須要到的,她們愿意拿糧食,但是村里這些人怕她們賴賬不是
那邊選出來的十個人架著馬車離開村子,這邊眾人就回家拿糧食了。回去的時候,還是張采萱和抱琴結伴,她們誰也沒說讓對方帶糧食過來,畢竟兩人都抱著孩子,如果再帶上糧食也不輕松,干脆都再跑一趟,還能結伴。
不過她們住在村西,等她們將糧食拿到,村里這邊基本上交得差不多了。說起來村里就是這樣,如果事情不可更改,交糧食還是挺快的,就怕落于人后擠著了。
她們這邊交糧食,那邊村長已經算出來每家該分多少,那邊人都等著呢,他一點沒耽誤,也為了表明自己沒私心,甚至他自己家因為沒出人,也拿了十斤糧食來。這會兒已經開始稱出去了。
張采萱兩人只負責交,分糧食這事其實根本不關她事,不過她和抱琴跑這一趟有些累,畢竟拎十斤糧食,又一點沒耽誤,這一會兒手臂都酸得不像是自己的了,兩人交了糧食過后就站在一旁歇了一會兒才拎著籃子回家。
她們走時,那邊的糧食已經分完了,村長這么快分糧,大概也是為了表明此事他是一點私心都無。
回去的時候,兩人就走最近的那條路。去村西最近的那條路呢,就得路過張全富家院子外。
張采萱其實不太避著他們,除了那一次張進祿走時何氏受了刺激嚇著她,平日里都還好。再說今天她們兩人累得不行,也沒想著要繞路。還沒到張全富家門口呢,就聽到院子里何氏正在撒潑。
兩人對視一眼,腳下都頓住了,實在是何氏那一次發瘋記憶猶新。
“糧食不拿出來分,你們想什么美事呢,當初他爹可是省了一大家子的糧食,今天你們掙了糧食就想獨吞,也不怕噎著今天這糧食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我們孤兒寡母是那么好欺負的大不了分家,看誰怕。反正老娘不怕。”
抱琴聽了半晌,道,“我們走吧。”
確實,他們自己家吵架,跟她們沒關系,何氏這一次也不會瘋到她們身上來。
兩人沒理會亂糟糟的張家小院,李氏也顧不上外頭路過的人了。他們院子外不時有婦人來來去去的,大概還是為了看她們家的熱鬧。張采萱兩人夾在里面絲毫不起眼。
越過村子,兩人踏上去村西的路,路上的人驟然減少,幾乎沒了,抱琴想起方才何氏的話,笑著道,“你那二嫂,現在當然不怕分家了。”
也對,當初他們分家之后再次合并,就是為了少繳免丁糧,如今何氏家中已經出了丁,而且也沒了成年男丁,她當然不怕,往后若是再要征兵,分不分家都不關她事了。不分家其實還有弊端,要是再來征兵,再次繳免丁糧時還會動用到她的利益。
張采萱卻輕松不起來,方才看到去找秦肅凜他們的人起身后,她就一直在擔憂。真心希望秦肅凜他們這一次沒回來是因為出去剿匪之類,可千萬別被牽連。
抱琴看到她的面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嘆了口氣道,“采萱,別太擔憂了,經歷這一遭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個世上,誰都靠不住,我們自己且好好活著吧。盡力就好了。”
她靠近張采萱,壓低聲音道,“采萱,其實我不覺得他們就這么死了。如果真死了,沒道理我們這邊一點消息收不到。”
這話也對,她和抱琴可以說是涂良和秦肅凜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如果真有個什么事,不說死了,就是犯了事,她們就在這青山村沒挪窩,沒道理不告知她們一聲。
“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好好活著,就足夠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張采萱心里就是止不住擔憂。他不是別人,他是秦肅凜,是她的夫君,是孩子的爹,這個世上對她最好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12點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