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采萱覺得,村里的這些人無論請誰,都挺省心的,因為他們似乎對于地里的活都能上手。秀芬母子一來,暖房里面的活計差了些,但是后面地里的活就很熟練,拔草除蟲根本不需要張采萱吩咐,而且秀芬比起大丫又有所不同,她格外珍惜這份工,每天天不亮就起身了,還主動跑到張采萱這邊來打掃院子。
以前大丫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張采萱說什么她做什么,或許是陳氏太過嚴厲的緣故,大丫就少了些靈活,秀芬就不會這樣,張采萱在她來的那天就說了,她們母子三人住的那邊不需要她打掃,但她得空的時候還是會過去打掃,但都是白日里過來,而且不進門,分寸把握得很好。
反正張采萱挺滿意的,得空就去暖房指點一下他們母子。如果要說有什么不好,大概就是后院的兔子秀芬不會養。不過在她的指點下,秀芬學得挺快。
仔細論起來,只要幫過他們家的長工都是學了手藝走的,雖然沒拿到多少工錢,但學了東西是能帶走的。比如當初胡徹學的暖房里種菜,大丫學的養兔子。如今陳滿樹夫妻沒有做長工,收入來源就只有陳氏帶回去的兔子了。
張采萱倒是無所謂,能夠在他們家做時間長還能學到東西的,性子都不會太差,當然了,小心思避免不了,人都是自私的,她也沒辦法請一個人就全心全意為了她不是
轉眼過去了半年,七月中,眼看著就要秋收,最近天氣不錯,不過村里人卻時不時抬頭看天,就怕像去年那樣突然下雨,然后地里的糧食收不回來。
這半年來,一開始進文還能抽空去鎮上幫眾人帶東西掙些銀子和糧食,后來眾人發現去鎮上實在沒什么危險之后,就不需要進文了。村里人去鎮上也漸漸地尋常起來。
最近天氣炎熱,到了午后夕陽西下的時候,村口那邊納涼的人都挺多的。等閑張采萱也不往村里去,去得最多的就是老大夫家中,有時候驕陽學醫理她也會在一旁旁聽,普通的藥材能認個大概,都是無意間學的。
這日午后,村口那邊突然就有了動靜,她在老大夫家中正納悶呢,虎妞娘就跑過來了,“又來征兵了。”
聽到這話,張采萱心里只覺得無力。“大嬸,我們這種怎么算的還需不需要交糧食”
如今家中可再沒有合適的男丁了,驕陽還是小孩子呢。
虎妞娘嘆口氣,“我們這種沒了男丁的,只交兩百斤糧食就得,主要是”她眼神擔憂的落到老大夫身上,張采萱驚訝問道,“不會是老大夫這樣的也要征”
話出口她就了然了,如她一般家中沒有男丁的都要出糧食,老大夫好歹也算個男丁。
虎妞娘滿臉都是壓抑的怒氣,“不止如此,老大夫是大夫,今天來的那些官兵特意問了村里有沒有大夫,都已經說了,大夫想要免丁,得四百斤糧食。我們村只有老大夫一個人需要交四百斤”
每戶人家兩百斤,家中如果從未征過兵的,得再加三百,如果愿意報效朝廷,則一斤都不需要交。
無論多少糧食,現在就要交的話,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拿不出來,好多人家中如今粗糧糊糊都吃不上,都指著地里的糧食收回來解饑荒呢。還有好幾戶人家家中的喜事都往后推了,準備挪到九月去。其實就是到了那時候才能辦出來喜宴。
現在是一年中最難的時候,別說兩百斤,就是一百斤也大部分的人家拿不出來。官差走后,村里許多人就去了顧家門口。
張采萱看到這樣的情形,趕緊進了老大夫的院子帶著驕陽回家,臨走前道,“大夫,你這邊糧食如果不夠也別著急,你是驕陽的師父,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官兵把你帶走的。”驕陽還得跟他學醫術呢,關乎孩子的前程,老大夫就算是一斤糧食都沒有,張采萱也要把他留下來。
顧家門口吵吵嚷嚷,張采萱緊閉大門,根本沒打算借糧食,她也不想和顧家一樣賺村里人的糧食。顧家的大門這一次卻沒打開,當然也有人跑到張采萱家門口來敲門。她沒去開,進文在問過張采萱的意思后也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