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李自成又塞給老漢二十兩銀子,外加一匹布,最后還答應給他養老送終,這才堵住他的嘴。
常峁墕在城西六十里。
米脂無西門,眾人牽驢挑擔出北門來到無定河渡口。水勢稀疏,不用坐船。
春風,小麥青,桃杏現蕾,柏柳競爭。
冬小麥一般農民多不敢種,氣候不好,不定哪天就來寒潮,也怕熬不過春旱。大概再過個十幾天,清明后才會種春小麥。
然而多數沒有水利的旱田仍然不敢種麥,多種耐旱的小米、高粱、大麥、燕麥等。
過無定河西面就進入山區了,山連著山,溝接著溝。
前行幾里地是官莊。
因為小艾家族名聲顯赫,人們都知道柳灣住的都是達官顯貴,祖墳葬的也都是官員,便把此處改稱為“官莊”。
要問官莊官多少三斗三升菜籽數。
繼續逶迤前行十多里就到了艾東莊。李自成的前東家艾應甲就住這里。
除此之外,艾氏子孫遍布米脂各山川溝壑,艾好灣、艾家坪、艾家墕、艾家峁、艾家畔、艾新莊、艾好咀、艾好峁、艾家溝
數都數不清。
惹不起
從早起趕了整整一天路,天將黑時,小隊人馬終于爬上常峁墕。
劉宗敏卸下肩上糧袋,喘著粗氣抱怨道“哥啊,多賃兩頭毛驢的事,你看把兄弟們折騰的。”
李自成笑道“這算什么往后每三天跑一趟十里地,好好操練操練。”
“要了親命唉。”劉芳亮當即癱倒在地。
窯洞里的李自敬和李過聽到外面吵吵,撂下碗筷跑出來了。
“二哥,你怎么回來了”
李自敬是李家老三,李自成弟弟。2
“二叔,你可算回來了。”
李過是老大的孩子,只比李自成小三歲。他爹是過繼來的。3
眼看米缸馬上要見底了,李過正尋思著去城里找救濟。
李自成踢了他一腳,“快去燒火架鍋,先吃飯。”
李自敬和李過看著地上堆滿的大包小包,口水不爭氣的流了三尺長。兩人答應一聲,忙不迭跑回屋里忙乎。
這時聽到動靜的鄰居們紛紛出來看熱鬧。
李自成客氣的叫他們一起吃飯,眾人半點客氣都沒有,老爺們兒趕緊催促自家婆姨去幫忙。
這幫人早餓急眼了,感覺都能吃下一頭牛。
李誠上前搭話,“黃來娃,有沒有見著我家大亮。”
李自成瞎扯道“好著呢吃得白白胖胖,長了有十斤。大前天我還看他讀書寫字呢,說是要上京考狀元。”
李誠剛喜笑顏開了一瞬,這下又拉起了苦瓜臉,“可不敢胡說么,哄老漢做甚哩。”
這老漢也不是個好貨。
將來他會變成帶路黨,幫知縣老爺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話說回來,一個莊稼漢能扛得住縣太爺的威壓不過是為求得一條小命罷了。都是可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