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列好陣誰贏。最后衛青險勝。
總之,不管什么陣法,都是在“縱深”和“正面”上以士兵素質為基礎,因地、因敵制宜的不同側重。
所有陣型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對的地方,在局部形成優勢,擊敗對方。
歷史上還有名目繁多的陣法,那些玩意兒擺出來并不是為了好看,多數也并不是為了臨陣使用,而是為了在日常訓練中管理小兵。
正如子弟兵疊“豆腐塊”一樣,有助于殺敵嗎有令人厭煩的內務條令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紀律性、組織性等,潛移默化教導他們要絕對服從,以小見大。
除了步兵外,騎兵也非常要緊。
騎兵特點是機動性強、沖擊力強。
相對步兵軍陣而言,騎兵軍陣要顯得松散許多。
最基本的騎兵隊形為小型橫隊,每個小隊只有幾十人甚至十幾人。
橫隊內各騎兵要保持適當間隔,以防止與敵方騎兵直接相撞、避開障礙或者尸體。
騎兵小橫隊可以組成大橫隊,但是人數不能太多,否則會導致指揮困難,而且機動力也會下降。
騎兵也能排方陣。
多個騎兵橫隊前后排在一起,每隊間隔視情況而定。
“三堵墻”就是三個橫隊。每隊前后間隔幾丈或十幾丈,沖擊時如同洶涌的海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沖擊敵軍。
除了橫隊外,騎兵還可以列錐形陣沖擊步陣。
它的優勢在于機動性良好,方便轉向。所有騎兵只要盯著最前端的旗幟行動就行。
錐形穿透力強,但是后勁不足。
前隊沖入敵陣后可能會被黏住難以擺脫,那就會阻礙后隊繼續沖擊,可以說是一錘子買賣。
如果沖鋒的騎兵不能鑿穿敵步兵方陣,就要陷入混戰。騎兵沒了機動力等同于嗝屁。
所以這一陣形用來沖擊弱逼時非常有效。
宋朝就有記載“虜用兵多用銳陣,一陣退,復一陣來,每一陣重如一陣。重兵既鄉,郎作圓陣以旋敵人;若敵人復作圓陣外向,郎下馬步戰,待其敗走,上馬追之。自用兵以來如此。”
若敵方步陣隊形整齊不散,騎兵沖擊時還可選擇切角戰術,從外面一點點磨掉對手。
騎兵戰術,也可以說沒啥戰術,玄學,沒人知道哪種方法能吃遍天。干就一個字贏了就是名將,輸了嗝屁著涼。
騎兵的強項在于機動力,相應的步兵對付騎兵就是限制它的機動。
可以說,一流軍隊以步兵為主。步陣勝,騎兵沖出去收尸;步陣潰散,一切完蛋。
除了步兵騎兵訓練之外,治軍還有非常多細節
糧草有多少油鹽有多少衣裝鞋襪有多少帳篷被褥有多少柴炭有多少鍋碗瓢盆有多少銀子有多少被上官貪污了多少
人醫有多少獸醫有多少藥品有多少繃帶有多少有沒有鼠疫、霍亂、天花、瘧疾、痢疾、流感、傷寒、肺結核、淋餅梅獨
木匠有多少鐵匠有多少備用軍械有多少征召的后勤民夫靠不靠譜
找來的向導可不可靠野外怎么扎營帳篷能不能遮風擋雨茅坑挖多少挖在哪里水源夠不夠水是苦水還是甜水附近有沒有草地放馬
糧車要隔多遠安置一個崗哨撒出去多遠設了明哨有沒有暗哨有沒有口令
將領有沒有威望軍官們有沒有矛盾后方有沒有人扯腿小兵們有沒有士氣死了殘了能領多少撫恤
打仗的細節太多太多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