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復雜的關系中,真相早已難尋了。
盧象升的死局,除了各種客觀因素外,他本人也有些問題。
單說一個情報問題。
僅以獲鹿之役為例。
李九華當時是井陘兵備道,駐地在獲鹿。清兵入關,定州有警,朝廷悉令所有保衛畿南的部隊北上。
李九華囑咐其妻劉氏守城,自己率師北上定州防守。之后,清軍圍攻獲鹿。劉氏急忙派人去找男人求救。
當時盧象升就駐扎在真定,距獲鹿只有四十多里地,然而竟絲毫不知清軍離自己近在咫尺。
這情報工作能及格
如果敵我雙方相隔四百多里地,以當前時代的條件,勉強還可以說一句不知敵蹤情有可原。不到五十里地的距離,還是在自家地盤,偵知不到數萬辮子軍的行蹤,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按楊嗣昌復真按再報失陷城池疏,后來李九華本人親自去找盧象升求援,乃至“跪泣”,盧象升始終“不應”。
這說明了啥盧象升不敢去打清軍只是一種可能性。
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盧象升并不是不敢打不想打,而是根本不知道清軍究竟在哪里。
因為他認為清軍可能已經從固關而出了,于是把大同總兵王樸派出倒馬關追擊。南轅北轍了,簡直匪夷所思。
當時清軍已經圍攻獲鹿七日,那一切就發生在距離盧象升四十多里的地方。
獲鹿被圍攻八天后陷落,李九華之妻妾并全家數十人死節。盧象升除了把王樸派到毫不相關的西邊方向,本人待在真定始終一動未動。
按這個表現,崇禎大帝狠批盧象升“偵探不明,調度無方”,真不算冤枉了他。
不黑不吹的說,盧象升的軍事水平也就馬馬虎虎。他的輝煌戰績全是靠打“流賊”刷出來的。
早前帶軍救援大凌河的張春,同樣是文人出身,軍事經驗還沒有盧象升豐富。但是張春部擊斃八旗將佐10人左右,要強過盧象升的戰績。
而且盧象升這邊還沒有吳三桂他爹那種逃跑坑爹貨,又是在自己地盤作戰,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或許也不好說盧象升水平不行,明末打的那些仗基本都是菜雞互啄。沒幾個有能力的將領。
說起來孫傳庭也就那樣。盧象升死的前幾天,他就在一百里外的定州,擁兵數萬,一直沒敢出城和清軍交戰。
兵部左侍郎孫傳庭未必是怕了清軍。或許就像他上奏的那樣,因為手下兵卒多怯懦,所以不可浪戰。
但是這些“怯懦”兵在魚肉保定、定州老百姓時卻挺勇猛,逼的老百姓不得不起來殺兵作亂。而且“怯懦”兵在兩個月前打的原版李自成只剩下18騎,以致巨寇不得不逃亡陜南商洛山中躲避。
所以啊,明末打仗就是菜雞互啄,真不用高看他們的能力。
當天,大順軍和天雄軍都沒啥大動作,就那么隔河相望了一陣。
傍晚前,各自就地扎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