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橡膠樹從種下到割膠一般要6年之久,再加上其他因素,李自成要想大規模推出橡膠產品,至少在十年以后了。
現在呢,只能先從南美運些橡膠過來,少量的弄些奢侈品收割一波富人。不過連續割膠法不會傳授出去。
還有,南美的可可種子是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
除了金雞納霜、橡膠和可可,原產非洲的咖啡更適合落戶南美。
在公元15世紀以前,咖啡的種植和生產一直為阿拉博人所壟斷。
16世紀末,荷藍人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很快地,這種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郁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士紳階級的爭相競逐,咖啡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產生了“黑色金子”的稱號。
當時的貴族流行在特殊日子互送咖啡豆以示盡情狂歡,或是給久未謀面的親友,有財入袋、祝賀順遂之意,同時也是身份地位象征。
而“黑色金子”在接下來風起云涌的大航海時代,借由海運的傳播,全世界都被納入了咖啡的生產和消費版圖中。
據說1600年時,一些天煮叫人士認為咖啡是“魔鬼飲料”,慫恿當時的叫皇克萊門八世禁止這種飲料,但教黃品嘗后認為可以飲用,并且祝福了咖啡,因此咖啡在歐洲逐步普及。
直到1690年,一位荷藍船長航行到也門,得到幾棵咖啡苗,在印泥種植成功。巴西的氣候非常適宜咖啡生長,從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產而價格下降的咖啡開始成為歐洲人的重要飲料。
1718年,荷藍人首次把一些咖啡帶到了南美洲東北岸的蘇里楠;1721年發國人將第一棵咖啡樹苗從非洲帶到拉丁美洲的馬提尼克島;1727年荷屬圭亞納的一位外叫官的妻子,將幾粒咖啡種子送給一位在巴稀的西班呀人,他在巴稀試種取得很好的效果。
這一切就是中南美洲咖啡種植的起源。從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產而價格下降的咖啡開始成為歐洲人的重要飲料。
“生命之樹、流淚的樹、可可、咖啡”
經過大統領的講解,夸克窮和馬陽純開始眼紅耳熱。那所說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以讓人瞬間暴富,而且足足可以讓一個家族獲利五代人。
李自成說道“最重要的是把種子帶回來,接下來就看你們有沒有本事把它做好了。”
“一定一定”夸克窮急忙應承下來。
馬陽純說道“大統領放心,相對于開采金銀礦,獲得種子反而更簡單一些。也許只用年時間就可以全部辦妥了。”
李自成說道“將來的利益如何分配,等我們拿到種子后再談你們不用擔心我會過河拆橋。因為只是種子而已,沒有你們我也可以找其他人帶回來。相關技術只有我才掌握,你們將來可以當個種植園主,或者做為我在歐洲的代理商。”
夸克窮趕緊點點頭,“我對大統領的品格深信不疑,我們的合作必將持久和堅挺。”
馬陽純深呼吸一口氣,“那么,大統領想用這幾項生意從我們這里交換什么我真的想不到還有什么能給大統領。”
夸克窮撓頭,“是的,差一點把這個忘掉了。”
李自成呵呵一笑,“談錢多俗氣啊,就當交個朋友嘛。不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