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大統領語出驚人,曾德昭受的刺激太大,差點驚到休克。
正好時間已晚,這位葡萄芽佬匆匆告退下去休息了。
鬼佬的事情先放一放,李自成仔細琢磨了一下張獻忠等人聯合的事。
大統領暫時還沒打算消滅他們,不過少不得要預防一手。
谷可成的兩哨騎兵進入一級戰備,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哈臺吉、張能、袁宗第的人馬還有“御林軍”二級戰備。
有備無患。
正如高杰透露出去的,李自成本來就要在年前動一下,他想去把上黨據為己有。
既然大順軍的實力足夠,那就沒必要繼續窩在懷慶了。年前收了上黨,年后再過黃河去河南收糧食,直接打到長江邊。
如果有可能的話,提前拿下襄陽等地,糧食問題就不用愁了。
黃河以南基本上沒有什么可戰的明軍。
當然,想法很美好,大明又不會干等著被動挨打。李自成殺向長江邊容易,能不能守住糧倉還不好說。
畢竟,他原本想著崇禎七年要率軍北上會一會入關劫掠的韃子。人馬帶少了不夠用,怕是給韃子送菜;要是帶多了,懷慶以及襄陽等地的防守力量就太弱了。
隨著陜西那邊形勢轉變,洪承疇手下能派出幾萬邊軍出潼關。不論他是去打懷慶還是襄陽,或者干脆斷北上的李自成后路,都會是一個麻煩事。何況除了陜西邊軍還有其他明軍。
這也是李自成暫時不收拾其他農民軍的原因之一,留著他們多少能牽制一下明軍。
如果采取保守一些的方案,李自成還是待在襄陽建設根據地比較妥當。花兩年時間苦練內功,再出山就真是天下無敵了。
可是,那就眼睜睜看著韃子在宣府、大同肆意殺戮搶掠
不能讓他那么囂張
李自成知道意氣用事不妥當,但就是鉆了牛角尖。
他說服自己的理由是,一來去跟韃子碰一下看看他們成色,以后可以有針對性的練兵;二來為讓大順軍戒驕戒躁,不要以為天下的敵人都是明軍那種菜雞;三么,給那些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看一看,俺大順軍不是一般的流寇,是有責任擔當的新興正權。也許干這么一出,可以讓他們轉變敵對觀念,將來投降更積極。
至于提前殺韃會讓對方警覺,以及減緩了攻略大明的速度,問題不大。
五年不成就七年,沒啥很大區別。而且時間拉長點還能多培養些自己的人,總比將來不得已起用那些墻頭草保險。
李自成想了想,大半夜的又把劉宗敏叫來了。
這個光桿司令除了夠忠心之外,其他能力還有些欠缺。當然,對于大統領來說,忠心永遠排在第一位。
李自成讓劉宗敏組建一支新軍。
新軍要仿造韃子的八旗建制、戰法等,以后充當藍軍,給大順軍做陪練。
人數暫定三千,也就是十個牛錄。
牛錄是“兵民合一”的組織形式,其實這并不是韃子戰力強的原因。
說白了,八旗不過就是劣化版的軍戶制度,跟大明的衛所性質差不多。屬于本該被時代淘汰的落后制度。
是八旗強嗎不,無他,只因八旗“賞罰信而糧餉足”。
另外,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的說法也不大對。八旗漢軍是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漢軍旗份佐領,并非單獨有八個漢軍旗。
當然,在這個時間線,八旗還沒有完全組建成功。
另外,韃子出動八旗兵,并不是說整個一旗的人都出動。在一般情況下,征調的兵額占八旗壯丁的三分之一左右;特殊情況下,則征調八旗壯丁三分之二以上。
比如一個牛錄大概能出戰兵三百人,但根據情況,通常只會出一百或者二百戰兵。其他人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