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待手下比他們父母做的都好。實話說這兩年也確實抓出來十幾個叛,沒查出來的或許有更多。但是我不在乎。我會帶著大順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大順前途是光明的。那些首鼠兩端的人遲早會死了,踏踏實實的為大順效力。」
「你很狂妄。」
「我有狂妄的資本。可能你知道現在大順軍被幾萬明軍圍在懷慶,但你不知道的,只要我招招,幾萬明軍馬上就會豎起大順旗。」
吳三桂想了,「因為你有銀子」
「銀子當然很重,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大順治下能活的像一個,而不是牲口。簡單打個比,你有一萬,但其中只有一千家,可我的一萬兵就是我的一萬個親兄,你說雙方打起來誰贏」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
「確,我承認。好在我的賬目很清,沒人有怨言。」
「你這樣最多只能養五千,絕不可能再多了。」
「跟你透個,這樣的兵我有八萬」
「滾你爸的絕對不可能你要能有三萬就天下無敵了。」
「實際,我現在確實天下無敵了。只不過大明疆域廣,我一時半會兒的接收不完。」
「離譜我他爸的還敢說一年平遼,有用嗎」
「這,你幫我給祖大壽帶封,如果能讓大順軍出,我一年平遼。而且糧餉自備。」
「」
吳三桂徹底服氣了。
見過吹逼,沒見過臉皮這么厚的吹逼人。真想一刀把短毛砍成十八段。
他順了口,喝了杯茶穩定下情,轉而問道「李九成、孔有德那幫叛軍對你有那么重要嗎」
「是,后果嚴重到僅次于祖大壽投韃。」
「總兵被圍困在大凌河,彈盡糧,那是不得已為,權宜之計。」
「是的。我完全能理解。祖大壽和你父親都是聰明,不然早死一百回了。小,幫我給祖大壽帶封,給你一萬兩銀子跑腿費。」
吳三桂要吐血,擺擺,「別說了別說了。回頭我就向父親提議砍了你。」
此時的吳襄面對監軍太監唯唯諾諾。
老吳還沒有祖大壽的地,該巴結的時候絕不含糊。
高起潛到底還是忠,其他明軍只管圍著登州府城就好,對于甕中之鱉打不打的并不急。
打仗是要死人,還要花,就這么圍著既不死人反倒能多掙點,聰明人都知道該怎么選。
高起潛就不太聰明的樣子。
他圍著防線轉來轉,發現掛榜山這個位置太好了。
小山包在城,距離府城城墻不到一里地。在山頭架起大炮可以隨便往城里轟。
高起潛把計劃一,吳襄對太監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高實在是高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一頓馬屁把高起潛拍美了。
吳襄表態一定配,我遼東鐵騎絕不讓狗急跳墻的叛軍出城搗亂。
只是幾股明軍都沒帶多少火,尤其是能打到一里地的火炮只有兩三,還是在萊州城外繳獲叛軍的。這就不是吳襄應該操心的事,管它呢。
老吳送走「太上皇,急急忙忙回轉要去掙大錢。
吳三桂見到老,當場說這個短毛太牛逼,必須馬上宰了他。
吳襄是聰明,哪里會干蠢事。小孩子把握不住很正,老將出馬自然能拿捏住短毛。
這邊主賓氣氛融,被包圍在府城里叛軍頭目們也看到了一絲曙光。
胡逸送完信原路返回。
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四大魁首圍坐一,從晌午討論到后半,到晚飯時已經爭的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