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明軍各總兵的親信一百多人陸續悄悄進入蓬萊城。
他們要協助處理叛軍分流事宜。
愿意回家的當場發二兩銀,從水城坐船送走。在附近上岸后各找各,離開四千多人。
東江舊部只有極少數愿意走,他們都沒家,想跑都沒地方去。
有六千多愿意投,每人拿了一兩銀,原地等待善后。
還剩下一萬多要跟短毛走。里面不全是,家眷都有三四千。
至于想頑抗到底,一個都沒有。能活著誰愿意送死
叛軍的三千多匹馬留給明軍一,其余的李自成帶走。大批輜重也全留下。
火炮全部留,兩百多艘戰船李自成挑了五艘連水手帶人全送往南京交給張成。
大順水師要逐步開始走上正,先培養些水手出來。
李九成、孔有德等叛軍將領全跟短毛走。
李自成也明說,讓他們到了懷慶后先看一,能適應的留,合不來的不強,任意離,部屬也可以帶走。或者不愿從軍想當老財主、平民的也隨便。
條件相當寬松。
李九成提議在登州留一支人,李自成說快拉倒吧。
半島確實是個好地,位置太要緊,可大順軍鞭長莫,根本守不住。再說各家總兵現在捏著鼻子認,回頭翻臉怎么辦別冒險了。
剩下最重要的一件,叛軍投順的萬把人怎么從府城離開
大搖大擺出去不可能。
朝廷早就放棄了招,高起潛等人還要臉,那樣沒法向上交待。
李自成也不想把事情做,盡量別把人得罪死。好聚好,再聚不難。
現在明軍下層軍官都不知內,甚至有些副將都被瞞著。他們還無所,巡撫朱大典必須搞定。
李自成苦口婆心勸說一,老朱起初大義凜,后來慢慢有些松動。
他討價還價說最多放幾個匪首離,部下不能帶走。
這樣朱巡撫也好向上面交差。攻破府,收復失,剿滅叛,大功告成。
就算短毛沒,接下來的走向無外乎也就是這樣。頂多明軍多死一些人罷了。
現在各取所,雙贏。
朱大典覺得跑出去幾個匪首很正,尤其叛軍掌握著不少戰,隨時能從海路離,可是一萬多的數目實在太大。
李自成勸說無,高起潛、謝三賓等人又輪番上陣。
吳襄干脆直白的,現在大伙兒同坐一艘破,一榮俱,一損俱損。他很欽佩巡撫操,但各人也要考慮自己的性命、前,萬不得已之下短毛肯定會放棄巡撫。
那樣朱大典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短毛有點良,朱大典可能會「病死」;要是短毛撕破臉,山東巡撫可能會因為收了叛軍十萬銀,被高起潛、謝三賓等人發現后畏罪自盡。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吳襄算是威,劉澤清則給巡撫好好講道理。
叛軍隨時可以入,帶走兩萬人都沒問題。人家還不是跑了咱們又不可能出海追擊。放人出去誰都挑不出毛病。
所以現在短毛只帶走一萬來人并不過分。
而且短毛還說了讓匪首更名改,起碼年之內朝廷不可能發現流寇里會存在一股登州叛軍。
朱大典猶豫半,還是不愿意答應。
吳襄放棄,悄悄跟短毛提議直接把巡撫弄死拉,甚至連高起潛和其余幾個監軍太監也不能留。
李自成還想爭取一下。
他把眾人召集起,說朝廷眼里我是無惡不作的流,大概在你們眼里我是個卑鄙小人。我通通不在乎。
我也沒必要跟你們剖心明,細講我的抱負。
我現在想殺你們就是一句話的,但我不會那么做。
需要明白的,大伙兒從登州分手,各回各家各找各,從此再無瓜葛。我絕不會用今天之事在將來要挾各位。
若朱巡撫繼續固持己,那只能對不住了。好人做到,讓大伙兒給他報個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