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無聊之外,他還覺得太小兒科了,有沒有更加刺激、更加刺激點的事
他不強求自己成為好人,但也不會刻意成為壞人,津島修治想[他說我做什么都可以,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那就不要太拘泥于善惡了。]
[混沌要有意思多了。]
翻看著翻看著,忽然發現一條很有意思的消息。
承蒙dazai老師的教導,已經沒有人敢欺負我了,非常感謝。
“如何處理校園霸凌”,這一條修治是公開回復的,因為提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些是誤入論壇的,有些則是順藤摸瓜找過來的,千萬不要小看尖子生的腦力,他們的軀體可能瘦弱,偏差值卻能達到78以上,放在現代人中,可被稱為“腦子很好使”。
發現他的隱秘網站,努力努力還是有可能的。
這條公開回復中,津島修治從低級到高級列舉了不少中方法,簡單的設技以牙還牙,將欺負者關進幽閉空間里,會造成普通傷殘的舉動,再往上的肢體殘害,造成校園破壞使人退學的方法等等等等,殺人手段并沒有包含在內,他勉強遵守了底線教育。
下面的回復有的好有的壞,有人說用了輕微等級的方法,當時起到作用,后期卻被霸凌得更加嚴重,有人則是認為dazai在胡說八道,教唆未成年人,感謝雖然少卻不是沒有,至于這條能夠引起津島修治的注意,無非是出于另種緣故。
[圖片][圖片][圖片]
他點開了附加的圖片包,不由“哇”了一聲,得明確的一點是,他感嘆絕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出于見到有趣事的興奮之情。
“織田作織田作。”他立刻拿起手機,“我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你快過來看看。”
走在路上時路過了兩家書店,書店對外展示的櫥窗位置都放了同一本書,書名就是那種俗套的有點兒文藝的名,叫三流公民。
這本書說是今年學院獎的大熱門書目,織田作立志成為作家,當然是看過這本書的,才到手的時候他還以為又是仿小菅的文體,在小菅火了之后,常有類似作品誕生,用詞還挺典雅,穿插大量心理描寫,主人公又多是“我”,總之就是把“我”的內心赤、裸裸地暴露在人前,這種文體以前出現過,卻沒有隨文學思潮的發展推到高峰,倒是在被稱為“文學荒漠”的現代,由一名當代作者將其推上神壇,情況實屬罕見。
“這種情況也只有在日本才會出現。”學者的上半身印在屏幕里,信誓旦旦地分析,“比起其他國家的人,日本人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要更大,小菅老師作品中對內心的剖析,還有晦暗的自我厭棄,與當代青年的心理狀況很相合,因此才會引發全民轟動吧。”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作家的作品都是往這方向寫的,只可惜絕大多數都是拙劣的模仿,無病呻吟的居多,要不然就是不夠深刻、文筆不夠優美,總而言之,一定能找到有缺漏的地方,比起有如神助的創作者來說,后來者要差遠了。
三流公民的內容喪,但無論是情節還是文筆都與小菅體不類似。
從我成年的那天起,就成了三流公民,原因也挺簡單的,我的腦子不夠聰明,身體不夠強健,冷冰冰的數字給我判了死刑,作為人,我無法體面地活在世界上。
我淪落為了動物。
文章是大白話文章寫的,內容卻有點深刻,描述的社會依舊是日本,卻是一個沒有異能力的,多年以后的日本,國家公民被分作四檔,第一類是智慧過分突出的,第二類是大腦平庸身體卻強健的,第三類是大腦普通身體也普通的,最后則是雙低下。
四等公民已經不是人了,是機器,是豬,是繁衍的工具,他們被安排機械性的工作,被日復一日地以營養劑喂養,被安排繁衍。
遺傳對智力的影響沒有那么大,四等公民與四等公民也能生出一等公民的小孩,他們沒有被徹底放棄還要歸功于此。
反正主人公就是三流公民,至于他的故事稍后再說,織田作路過書店時還看見了推薦板上寫的話“又一劃時代力作。”
文學作品一般避免用“劃時代”之類的形容詞,日本人的小報標題是很夸張,面對嚴肅文學時卻會收斂,他們覺得“劃時代”就要跟諾貝爾獎放在一起相提并論了,但說“又”,上本劃時代的作品是誰的,啊,好像是小菅老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