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樞白走后的第三天。
秋然覺得不太對,問道“三天了姑爺還未回來,是不是派人去詢問一番”
蕭玉和還在趣味盎然地種蓮花,聞言灑脫道“他既然事務繁忙,那我們就不要叨擾對方,正巧我還沒把家里收拾妥當,哼,等他回來,定要教他大吃一驚。”
他饒有興致地托著下巴,這一次要讓段樞白那個莽夫領略到他別具一格的審美意趣。
段樞白走后的第十四天。
裝修房子不是一蹴而就的,蕭玉和忙活了十來天,又是采買又是監工,每天忙得暈頭轉向,等到大部分事宜塵埃落定,他終于覺得不太對勁,段樞白這大半個月都沒回來過
這人是跑哪里鬼混去了
蕭玉和叫來兵士一問,那人答道“將軍說他以后就住在新陽城讓我們留在這聽從夫人您差遣”
“新陽城”
這叫什么事
什么叫他以后就住新陽城,卻把他留在陽城,他是他的夫郎,分居兩地是什么意思蕭玉和氣的火冒三丈,拎起一個牡丹花瓶砸在地上摔個粉碎,“秋然,收拾包袱,我們找他去。”
那廂住進小木樓的段樞白愉快地過上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注孤生日子。
完成了城市建設任務二城市擁有十棟房屋后,他又接連完成了城市建設任務三挖一口水井,為你的居民水源和城市建設任務四修建廁所。,分別獲得了一本牲畜養殖大全和修建廁所得到的沼氣池圖紙。
完成這兩個任務后,接下來的任務要求城市里面的居民要達到兩五百千人。
城市建設任務五城市居民達到兩千五百人
段樞白看到這個任務要求,思考了一下新陽城如今的條件,在秋收之前應該是養不起這么多人,新陽城如今只能勉強維持七百人的飲食消耗要求,所以這個任務沒有前面四個好完成,現在還不能隨意擴張,只有先發展農業,多囤積點糧食,才能更好的增加人口。
想到這里,段樞白決定先打好基礎,畢竟任何一樣東西前期發展太快,后期就容易不牢固,穩定一下現在的規格,有了強大的糧食儲備和精英人員才好繼續發展。
于是,段樞白在新陽城的一天就是早上練兵。手底下的四百多名將士,為了統一管理就分作四個隊,每隊一百人上下,一個隊又分作三個排,每排三個班,一個班十人上下。段樞白早卯考勤,帶著人繞著新陽城附近跑個五圈,晨跑結束分小隊練拳練槍以及騎射,因著有兩百余名是新加入的兵士,段樞白沒有設計太復雜的訓練,除了常規的跑步訓練,后續還要加上俯臥撐蛙跳等等,等大部隊人體力耐力提升上去,再開始分組野外特訓。下午,分隊參加新陽城的建設,四個隊伍,有兩個種田開荒小隊,一個建房木工小隊和一個挖石修路小隊。
而段樞白則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白天練兵搞建設,晚上喝酒睡大覺,他喜歡這種繁忙卻有規律的生活,讓他仿佛回到了上輩子的軍隊生活。
沒辦法,日子過得太逍遙,躺在床上抱著酒壇睡得香甜的段樞白似乎忘記了什么事他之前有在心里承諾過五天回陽城一次,后來因為這樣那樣事耽擱,每次都推脫明日,奈何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漸漸地他都快忘記這回事。
新陽城的小木樓一棟接一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漸漸成為一簇,將士們都換上了嶄新的宿舍,他們先是在木樓里擠成一團打地鋪,后來又陸陸續續裝上了上床下桌的板式木柜,每一個兵將有了獨屬于自己的床鋪桌子和柜子板凳。
尤其是配上鎖的衣柜,這種獨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讓人覺得驚喜。
大部分人都很滿意這種設置。
劉東是種田開荒小隊的一員,他原先就是段樞白的部下,跟著他一路南下來到陽州,也是率先享受到新宿舍的士兵之一,他三下五除二沿著階梯爬上床鋪,欣喜地感慨道“躺在上面的感覺真好,將軍也對我們太好了吧,以前咱們在北邊,哪里睡過這樣的床鋪,還不都是一蜂窩地擠成一堆,伸個腳都嫌困難,現在能有這么大塊地盤,太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