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實證,秀才們的胸腔里又填了把火。
科舉是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大家頭懸梁錐刺骨,囊螢映雪,鑿壁偷光,只為躍過龍門躋身上流。現在一些懶鱔癩龜借著孔方兄的勢力繞過關卡,搶奪功名,優哉游哉跑到東海里逍遙,天理何在
他們一致同意報官,懇請溫霄寒到堂作證。
溫霄寒爽快應允“此事不止關乎在場諸公,更關乎本朝國運,溫某既有此舉,余事自然義不容辭。但現下還有件要緊事急待辦理,諸公可先去順天府出首,再回貢院請求核查鄉試考卷,待一切干證到齊,溫某定會出面。”
說罷便要告辭,有人不肯放行,一些跟他打過交道的便勸說“我們這些在明德書院就學的人都知道,晴云兄是個今之古人,向來一諾千金。我們莫要攔他,等他處理完私事,才好專心幫我們了這樁公案。”
溫霄寒盛名在外,余人不好再疑,恭恭敬敬道別,目送他大步流星地去了。
這場波瀾坐實了鄉試漏題一事。
俗話說書生只知道講理不懂得利害,秀才們吃了大虧,到順天府、國子監吵鬧不算,甚而聚集到東華門外向至尊請命。禁衛屢屢驅趕不散,很快驚動端居深宮的今上慶德帝。
慶德帝登基二十年,施政寬和,理事勤勉,被譽為“中興之主”。
順天鄉試賣題案他之前就已知曉,職司以“刁民造謠”定案,也獲得了他的認可。
現在卻發現當真有人事先拿到了考題,并且順天考場的考官在清查試卷后發現果有五名考生的五經科答卷內容與溫霄寒在飛花樓寫下的文章不差一字。
不僅漏題事件一下子“鐵證如山”,連“刁民造謠”案也翻成了實打實的冤案。
慶德帝覺得自己像在睡夢中被人用鞋底抽臉,醒來后還渾然不覺地幫行兇者擦鞋,直到看到面頰上的鞋印才反應過來。
龍顏震怒,即刻御筆批示“京中發生此等大案,朕羞恥已極,著執事諸司立刻捉拿涉案人等,嚴審情弊,究出定擬”
這是十萬火急的欽件,官員們豈敢怠慢,順天府尹牛敦厚當天便將流香書坊的掌柜嚴墨秦、黃秀才之父以及五名涉嫌買題的考生逮捕審問。
七人起初矢口抵賴,等到各自挨了頓毛竹板,逐一品嘗了夾棍,拶指的滋味,仍是頭鐵拒招。
案情重大,牛敦厚上次監斃“造謠者”,已犯了錯誣良人的大罪,眼下蒙圣上開恩以戴罪之身審案,不敢再濫施酷刑,撬不開嫌犯們的嘴,急得如吞爆炭。
偏偏那最關鍵的人證溫霄寒自前日從飛花樓逸去便不知所蹤,當務之急是找到他。
但此人關系網錯綜復雜,要大肆搜捕他也很不妥。
牛敦厚思前想后,決定把這得罪人的差事甩給下屬宛平縣縣令蕭其臻。
作者有話要說1國子監祭酒又稱大司成
2指科舉時代的考場。用荊棘圈成的場地。
3考場號房按照“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編號
4鄉試后,由州縣長官宴請主考官、學政及中式考生的宴會。因在宴會上歌詩經小雅鹿鳴篇,故稱為「鹿鳴宴」
5至公堂是貢院里官員辦公的地方。
6孝廉是對舉人的尊稱。相公是對秀才的尊稱。
7窗稿是指書商們出版的八股文優秀范文合輯,相當于科舉考試的參考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