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則日志后都備注有情報獲取者的姓名,這篇的“打樁”叫“馬二狗”。
柳竹秋單拿這名字向接頭人打聽,得知馬二狗是本地閑漢,家住米事胡同,酷愛賭博,與市面上的流氓多有來往。平日里常去幫一些戲班子站臺跑龍套,借機混跡官宦大戶人家,撈取情報。
他有一特長記性出奇的好,看過的人和事物隔個幾年都不會忘,搜羅來的消息比別人都可靠。因此雖品性卑劣,仍很得東廠番子們賞識。
此行圓滿,柳竹秋請辭。那人出去看天色,說已過了五更天了,讓她蒙住雙眼,仍用木棍牽著送出衙門。
她回歸租房,柳堯章也在,昨天他和瑞福到處找她,又在家苦等了一個通宵,眼睛都急出火來,見面忙圍住她問長問短。
“我去東廠衙門找線索了,在他們的檔案庫呆了大半天,剛剛才出來。”
“有收獲嗎”
“有,不過我這會兒實在撐不住了,先睡一覺再說。”
柳竹秋渾身骨頭都灌了鐵汁,再不休息真會散架,走出一步又回頭知會三哥。
“你讓蔣媽取二千兩銀子給我,這些天要用。”
她的積蓄都放在娘家由蔣少芬代管,柳堯章知道那些是她的嫁妝錢,擔心用松動了,忙說“要這么多嗎我那兒還有些閑錢,先拿去墊著吧。”
柳竹秋調侃“你那點俸祿只夠養家,有錢自個兒留著吧,別回頭還拿秀英的嫁妝來補貼。”
瑞福接嘴“先生,今天小的在街上遇到云公公,他將小的叫上馬車,說太子殿下賞了您一簍蜜棗,小的已帶回來放在書房了。”
柳堯章也知道這事,讓她先去瞧瞧,再寫封折子謝恩。
那細竹簍約有十升米的容量,柳竹秋拎了拎,重量驚人,撕開封條揭蓋查看,只上面一層鋪了紅棗,下面是一封用絹布包裹的金錠,共計三百兩。
柳堯章驚喜“咱們這位千歲爺可真大方,陛下都很少一次賜給臣子這么多賞金。”
柳竹秋猜朱昀曦定是想到柳家最近用錢的地方多,為人主公的懂得人情世故,做昏君的幾率便小多了。
歡喜道“有了這場及時雨,就不用讓蔣媽送錢了。”
她吩咐瑞福將金子帶去錢莊,先換三百兩現銀,剩余的全部兌成銀票。直接送一千兩去給張魯生,托他幫忙打點昭獄的牢頭獄卒,這樣即使上官硬要給柳邦彥用刑,有錢做潤滑,底下人也能放放水。
她聽說太子今天就要派人來收折子,強打精神執筆書寫。
前不久朱昀曦剛跟她鬧過別扭,這封謝恩請安的奏折絕不可馬虎,于是挑最肉麻的話寫了三千多字,某些語句肉麻到自己都不敢細看,怕酸掉大牙。
安排完畢,她去臥室倒頭大睡,午后醒來不敢戀床,叫瑞福燒了洗澡水,在房內沐浴更衣,隨便吃了些柳堯章送來的飯菜,準備出門辦事。
穿襪子時才發覺昨天在陰冷的地窖里站太久,腳趾生出幾個豌豆大的凍瘡,經熱水一泡,變得痛癢難忍。
她想起前陣子買了好些治凍瘡的白芨膏,賞了兩瓶給瑞福,想叫他拿來擦擦。可巧瑞福出去牽馬了,她喚了兩聲沒人,便趿著鞋去他房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