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翻看仆役的東西自是沒顧慮的,她打開瑞福的箱籠,不僅找到了白芨膏,還看到一些不該有的物品。
銀釵、耳環、胭脂膏、繡花荷包,居然還有一條艷麗的大紅石榴裙。
她最初懷疑這小子趁她不在時引逗妓、女上門廝混,但細瞅這些物件都是簇新的,不像別人落下的。
難不成他有了相好的女子,在為對方置辦的禮物
不管怎么說都得問清楚,等瑞福牽馬回來,她叫他過來,指著那些婦人的穿戴問來歷。
瑞福周身的血都涌到臉上,半晌方囁嚅“都是小的用工錢買的。”
問他買來做什么,他死活都不吭聲,但瞧著只有羞愧,未見邪猥。
柳竹秋想這孩子已十八歲了,許是通了人事,生出求偶之念。
周禮上說“以仲春之月會男女,是月也,奔者不禁。”,說明男女年長思春本是平常,老祖宗們都認可的自然現象到了當代被斥為淫、穢,都是今人作繭自縛。
她信得過瑞福的人品,和氣道“你是孤兒,大概怕將來沒有長親為你張羅婚事,先提前給自己攢聘禮。其實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你是柳家的人,我們做主人的難道會不管你等再過個一兩年保管替你尋一門好親,婚娶費用也都包在我身上。”
叫他把東西收好,并表示不會張揚。
瑞福磕頭謝恩,說馬已備好了。
柳竹秋騎馬上路,尋思“那馬二狗人品卑劣,吃完東家吃西家,我直接去找他問話,他鐵定轉身就將我賣給崔逢源。得先想個法子套住他。”
她策馬往東,出崇文門來到慈源寺附近一座莊園。
莊園主命叫孫榮,早年跑碼頭出身,能打架會算計,不出十年成了京津水運線上的流氓頭子,黑白兩道都吃得開。
一般流氓掙的都是不義之財,孫榮是個當代“盜跖”1,平生最敬關二爺,做人做事都講仁義,生財也要“有道”。
他腦子比尋常人活泛,見農夫種地全靠糞肥,短缺時還得花錢去買,那些在城里沒處丟棄的腌臜物到了村間都成了搶手貨。
他看準這樁生意,先是花錢去城里挨家挨戶收糞水,居民們省了走遠路倒馬桶的功夫,如何不樂意
后來他嫌這法子太耗人力,便疏通府縣官員,在一些小街邊胡同口挖糞坑蓋茅廁,供給周邊居民使用,每個月派人定期去掏挖。
這樣既節省勞力,又為居民了方便,使得隨地大小便的人大幅減少,街道也更干凈整潔了。
這項義舉深受官民歡迎,孫榮賺了錢,再接再厲又修了許多茅廁,逐漸包攬了全城百姓每日的“盈余”,靠倒賣這些黃白之物發了大財,不幾年掙下百萬家私。
自古有了錢都想往高處爬,孫榮出身不好,又沒讀過書,去巴結權貴人家都嫌棄他做屎尿生意的骯臟,不愿俯身應酬。
為此他又想出個妙招,在慈源寺外買了偌大一塊地皮,專門請來江南的能工巧匠蓋起一座富麗典雅的山水園林,想作為接待士紳的交際場。
院子落成,里面的屋榭亭臺都得書匾額、寫楹聯,孫榮滿心要找個有名氣的文人點綴,誰知文人比官宦更清高,覺得接了這檔邀請就等于給他家的茅廁題詞,生怕那股濁氣污了自家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