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月傳旨命東宮所有女子每人獻上一首燈謎,元宵節這天太子夫婦先在禁中陪尊長們飲宴觀燈。
宮內架起十三層高的鰲山,以金箔碧紗為裝飾,上面彩燈星羅棋布,美輪美奐,流光溢彩。
皇帝命太常寺伶人奏鼓樂,做雜耍、弦索取樂,同時燃放煙花。
宮里的煙花以架論,每架高愈一丈,所藏花色繁多,有壽帶、葡萄架、珍珠簾、長明塔等,五光十色,絢爛輝煌。
城中燈市也正熱鬧,時有彩焰騰空,與宮中的煙花遙相呼應。
本朝沿襲宋代風俗,自今日起京城連續五夜停止宵禁,百姓可縱情夜游,歡度上元佳節。
亥時,宮中宴罷。朱昀曦攜妻子返回東宮。
庭院中亦是花燈廣布,搖曳生輝,他知道是馮如月布置的,欣然與之散步賞玩。
馮如月指著花燈上各式各樣的燈謎說“這些燈謎都是東宮女子進獻臣妾的,殿下來幫忙猜一猜。”
夫妻倆有說有笑猜燈玩樂,走到一桿燈柱下,馮如月忽然指著一盞蓮花燈上的燈謎說“殿下請看,這個燈謎挺有意思的。”
朱昀曦看謎面是“孽海記思凡,打唐詩一句。”,笑道“愛妃精通詩詞,必然難不倒你。”
馮如月故作愁態“殿下謬贊,這個臣妾著實想不出來,今天恐怕要出丑了。”
朱昀曦知她重顏面,安慰“只是暫時罷了,明天一準能想到。”
他怎知這是太子妃的詭計,次日見到柳竹秋便拿這燈謎讓她猜,想悄悄告訴馮如月,好幫她在宮人們跟前掙回面子。
看到自己做的燈謎,又聽太子說這是宮女進獻給太子妃的,柳竹秋立時明白馮如月已被她激怒,設下圈套來刁難她。
她搞惡作劇是出于對太子妃的憐憫,正好將計就計實現目的,即刻說出答案“謎底想必是李商隱所作嫦娥中的嫦娥應悔偷靈藥。”
朱昀曦琢磨出用意,瞬間笑意全無,慍怒道“這賤婢膽敢做這樣的暗示,分明在譏諷太子妃,同時貶損孤王”
他命令陳維遠回宮后立即查找制做燈謎的宮女,必須揪出此人予以重處。
柳竹秋委婉勸解“殿下息怒,以臣女之見,此人并非犯上,而是在為太子妃娘娘難過。”
朱昀曦轉回頭,略帶驚疑地注視她,見她狡黠地瞟了侍從們一眼,便會意地屏退余人,質問“你想說什么”
柳竹秋嬌笑著上前拉住他的手輕輕晃動,嗲聲嗲氣道“殿下別板著臉嘛,您這么兇臣女哪兒敢說話呀。”
她只要表現得像乖巧聽話的貓狗,朱昀曦便不吝寵愛,含笑嗔斥“你越來越放肆了,都開始跟孤王談條件了。”
“既如此,臣女索性再放肆些。”
柳竹秋說完縱身撲入他的懷抱,太子小小驚訝便接納了她,以主人的架勢拍了拍背心,命她快說。
柳竹秋拉他坐下,跪地爬在他膝蓋上,抬頭仰視“殿下,太子妃娘娘曾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與許多名媛閨秀交好,臣女當初也很仰慕她,多次想找機會結識,都沒能如愿。”
朱昀曦譏刺“太子妃潔身自好,從不與放誕不端者往來,聽說你在被陳家退婚前品性已常受人詬病,她躲你還來不及呢,怎會同你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