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馮如月進宮向許太后請安,閑聊時提議“近日御苑中千株紅梅陸續綻放,皇祖母既覺得悶,何不舉辦賞花會來消遣”
許太后說“哀家也正這么琢磨,可宮里來來去去就我們幾個,到時大眼瞪小眼,也怪沒意思的。”
馮如月笑道“皇祖母想要熱鬧,御苑里只一種花也顯單調。孫媳有個主意能兩方兼顧,就是不知可不可行。”
她的意思是請京官家里未出閣的少女們入宮陪太后賞花,人多自然歡騰,且淑媛們青春靚麗與花仿佛,亦可悅目娛心。
這是昨天朱昀曦向她“建議”的。
馮如月心知丈夫想讓那神秘女子到皇宮禁苑里觀摩,樂意相助,便照他的意思向太后建言。
許太后今年要過七十整壽,聽道士們說最好多在宮中舉辦慶典,匯聚祥瑞之氣。
慶典少不了巨額花銷,孫媳婦提的這個賞花會倒簡便。仕女們入宮頂多招待一頓午宴,既熱鬧喜慶,又能彰顯皇家的親民仁愛,還破費不了幾個錢,一舉多得,適宜實施。
于是向慶德帝提出申請。
慶德帝巴不得哄母親開心,命內監傳太后懿旨,宣召京官家十三歲以上的未婚女子于二月十二日入宮。怕官員們疑懼,特別強調本次仕女們入宮只是伴駕賞梅,并非為宗室子弟擇配。
柳竹秋這待字閨中的侍郎千金也收到詔令,她早想瞧瞧皇宮里的景象,可是怕樂康大長公主也會出席,到時認出她不是耍子。
后來打聽到長公主過年期間害了眼疾,畏光怕風,近期內都不會出府,便放心解除顧慮,欣欣期盼進宮去開眼界。
當日天公作美,晨起陽光普照,晴空萬里。
柳邦彥親自送柳竹秋出門,反復叮囑她入宮后注意儀態,盡量少話,在后妃們跟前最好裝啞巴,多往人堆里躲,斷不可引人注目。
柳竹秋知道父親拿她當家恥,先時收到詔令還叫她裝病,經繼母三哥勸說才松口放她出行,想來又會為此整日懸心。
她坐車來到東華門,與同赴會的百余名淑媛隨內官步入皇城,往北穿景運門入禁宮,再穿隆慶門來到慈寧花園,在這里等候傳召。
花園占地寬廣,內官許她們在園里隨意觀覽,當仕女們四下散開,一名嬌俏可愛的粉衣少女鉆過人縫跑來拉住柳竹秋,親熱招呼“季瑤姐姐”
柳竹秋驚喜地握住她的手“小蘭,你也來啦。”
少女歡笑嬌嗔“我早瞧見你了,剛才不敢出聲招呼,一直朝你這邊看,你都沒發現我。”
她叫左敏蘭,父親是通政司通政,以前曾在戶部任職,與柳邦彥共事。
柳竹秋就是在那時結識了比自己小五歲的左敏蘭,這姑娘聰明活潑,人小鬼大,與她很談得來,二人時常書信聯絡,算閨中好友。
左敏蘭說“我前兒病剛好,爹娘本不許我出門,我想著或許能見著姐姐,是以堅決要來,還好沒叫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