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非常佩服柳竹秋的才華,每次見面都有一堆話想說,先挽著她的胳膊撒嬌“你那幅秋意圖畫得太好了,我那些姐妹看了都來討,我想著是你送我的壽禮說什么都不肯給,她們還罵我小氣呢。”
柳竹秋笑道“等閑了我再畫兩幅給你拿去送人。”
“太好了,你的畫我都得好好珍藏,才不要給別人。不過我看那幅秋意圖上的題詩不是你的字跡,一直想問你來著。”
那首詩是當日在柳家花園時,柳竹秋請蕭其臻題寫的,她怕左敏蘭見怪,謊稱是一位堂妹所做。
左敏蘭稱贊“那位姐姐的詩做得極好,想必也是位才女,以后定要介紹給我認識。”
她們準備去觀景,放眼先看到園內三三兩兩的妙齡閨秀。
今日皇家宴樂,女孩們不盼著出風頭也不愿相形失色,個個竭力描飾,靚裝出行,綺羅珠翠襯托粉臉桃腮,隨便從哪個方向截取一段畫面都是幅美麗的仕女游園圖。
左敏蘭喜道“這才叫煦色韶光,杏雨梨云。連我都沉醉,換成那些年輕士子,不知怎么癡迷呢。”
說完拉著柳竹秋去找附近一叢正在商量對景聯句的女子們搭訕,先大方地向她們自報家門“我叫左敏蘭,是通政司左通政的女兒。這位是工部柳侍郎家的柳季瑤,聽說諸位要作詩,能讓我們參加嗎”
那些女子瞧著柳竹秋面面相覷,隨即顯露鄙夷冷漠之色,一齊扭頭離去。
左敏蘭知道她們嫌柳竹秋名聲不佳,憤然怨懟“這些人至于這么傲慢嗎真沒家教”
柳竹秋對此習以為常,勸她別計較。
“性味相投聊起來才能盡歡,否則只是虛與委蛇,又有什么意思”
她們去別處觀景,走出數十步,被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叫住。
“請問你是工部柳侍郎家的小姐嗎”
二女舉止嬌怯,但表情是友善的。
左敏蘭感覺她們不是來找茬的,熱情介紹“你們要找柳竹秋嗎這位就是。”
女孩們對視一眼,年紀稍長那個含笑見禮“我們常聽說柳大小姐會作詩,想向你討教,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柳竹秋樂見女子讀書好學,藹然道“指點不敢當,若大家能一起探討那是再好不過的。”
二女甚喜,說她們還有一些同伴在臨溪亭等候。柳竹秋和左敏蘭跟隨前往,見對方竟有十幾人之多。
這些仕女久慕柳竹秋才名,見到她個個雀喜,禮貌溫和地與之行禮寒暄,全不似之前那撥人排斥見棄。
柳竹秋以往覺得自家名聲敗壞,是閨閣中的異類,今天才知道還有不少人仰慕欣賞她。感嘆人以群分,這世上有見識有個性的女子不在少數,沒準哪天還能遇著個跟她志同道合又經歷相似的,那奮斗的路途就不孤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