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他此舉意在挑戰天子威嚴,是奪權的先兆。還拿唐肅宗李享舉例,說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享留在西北主持軍務,奪取兵權繼而稱帝,逼迫玄宗讓位做了太上皇。
朱昀曦聽后怒不可遏,真想立馬將那黑心臭嘴的奸臣抓起來暴打,進宮去向慶德帝申辯。
“兒臣聽說賊兵肆虐處十室九空,老百姓舉家逃亡不敢還鄉,擔心民眾對朝廷喪失信心,才想替父皇出征,剿滅寇亂的同時安撫百姓,讓他們知道您時刻在意他們的生計安危,使其免受賊人蠱惑,忠心擁戴朝廷,這樣戰亂地區便可早日恢復安定,令人心穩固,氣象煥然。兒臣這番想法純出忠孝,不意竟被奸險之輩歪曲,他們將尋常流寇比做安祿山,將父皇比做唐玄宗,分明在暗諷我朝國運將會因這場寇亂走向衰敗,還把寇亂產生的原因歸咎為您寵信奸佞,荒廢朝政。如此黠辯邪詭,惡言謗君,實屬罪大惡極,請父皇嚴究。”
慶德帝知道太子自小好武,早有親自帶兵打仗的念頭,本次申請并非心血來潮。憑父子倆的感情,那些挑撥離間的話他更是一字不信。
這兩日認真考慮,倒傾向派他出征。
章皇后
和他反目,萬一活得比他長,在他駕崩后曝光朱昀曦的身世,聯合大臣剝奪他的繼位資格,那可難對付。
夫妻多年,皇后又對他恩重,滅口這種事他絕不忍心,想著若能在他在位時成就朱昀曦立些大功,夯實人望,就算將來有人拿他的身世說事,也構不成太大威脅。
本次寇亂影響甚巨,正是舉國關注,但等到邊軍入關,賊寇必然潰敗,將這看似難啃實則輕松的差事交給太子便可實現目的。
他細致端詳朱昀曦,見他表情堅毅,神氣已不復往昔的稚嫩,似乎做好獨當一面的準備,便問他“皇兒前陣子病重,眼下身體如何了”
朱昀曦忙說“兒臣只是一時失調,早已痊愈了。父皇若擔心,兒臣現在就演一套拳法給您觀看。”
慶德帝笑說不用,沉吟片刻后道“大臣們都反對你出征,你說服朕不夠,還得說服他們啊。”
兩日來朱昀曦絞盡腦汁想的就是這事,當場交出籌算。
“聽說賊寇正往保定集結,策劃趁您冬至節去天臺祭天時偷襲,兒臣想替您去,這樣即使賊兵真的來襲,也可保您無虞。”
冬至祭典非常隆重,皇帝冬至前一天就得到天壇,從午夜開始祭拜昊天上帝、歷代先祖、風雨雷電等諸神。祭祀結束后還需進行一系列繁瑣的儀式,之后才能回宮接受群臣朝賀,舉行宴飲。
近日賊兵在京郊橫行無忌,白晝都敢肆意出沒,皇帝去天壇逗留一天一夜相當危險。
慶德帝驚訝“你就不怕自己遇險”
朱昀曦篤定道“祭天大典是祖宗立下的規矩,不能延誤簡化,但父皇身系社稷安危,絕不能有任何損傷。兒臣自當盡人子之責,替您赴險。”
這一孝行也在切實批駁那些污蔑他忤逆奪權的言論,讓皇帝相信他是個忠孝雙全的好兒子。
和他反目,萬一活得比他長,在他駕崩后曝光朱昀曦的身世,聯合大臣剝奪他的繼位資格,那可難對付。
夫妻多年,皇后又對他恩重,滅口這種事他絕不忍心,想著若能在他在位時成就朱昀曦立些大功,夯實人望,就算將來有人拿他的身世說事,也構不成太大威脅。
本次寇亂影響甚巨,正是舉國關注,但等到邊軍入關,賊寇必然潰敗,將這看似難啃實則輕松的差事交給太子便可實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