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樂康大長公主接到柳竹秋報訊,今晨入宮向許太后請安。
許太后仍郁郁寡歡,公主說自己這次帶來幾名歌姬,想唱幾只新制曲目為她紓愁散悶。
許太后不好拂小姑面子,準歌姬獻唱,興趣缺缺都聽完一首,到第二首時被歌詞吸引。
“生而多舛,災年遇匪喪雙親。幼小兒女如孤兔,一朝都成亂離人。猶記別時,阿姊雙丫我垂髫,叮嚀莫相忘,涕淚隔長橋……”
此歌曲調悲戚,唱的是一位弟弟幼年因災劫父母雙亡,與姐姐失散后被賣入戲班。學藝時被班主打罵虐待,饑飽不均。出師登臺一夜成名,遂淪為權貴戲狎的玩物,在骯臟風塵中苦苦掙扎。每到痛不欲生時,全靠與姐姐團聚的信念支撐著度過苦難。
“門前杜鵑親手栽,年年春來,紅花盛開。應是思親心頭血,風吹雨打不褪色……”
許太后正痛悼亡弟,這些歌詞直唱到她心坎上,聽完淚水漣漣,問樂康大長公主:“這歌里唱的是真人真事嗎?”
公主說:“這作曲的是從前京里的名伶蘇韻,寫的正是他的親身經歷。”
歌名叫做《思親》,是當年蘇韻在尋找文小青的過程中譜寫的,流傳不廣,聽過的人也少。
柳竹秋與文小青聊天時聽她唱過一次,對姐弟倆的悲歡離合印象深刻。
這次蘇韻落難,正逢著許太后喪弟,她便請求樂康大長公主設法在太后駕前獻唱此曲,爭取打動她。
許太后曾去公主府看蘇韻唱戲,記得有這么個人,憐憫道:“不想那孩子的身世竟如此凄慘,那他后來找到姐姐了嗎?”
公主回道:“找到了,他姐姐起初也不幸,早年被賣做奴婢,長大出嫁,不久丈夫便被奸商害死了,自己拖著幼子艱難守寡。想是時來運轉,后來竟嫁得貴婿,于三年前和蘇韻團聚。”
許太后欣慰:“這真是天可憐見,那他姐姐后來嫁的是什么人?”
公主笑言:“這人您也認識,就是曾為安國寺題序的才子溫霄寒。”
太后吃驚:“竟是他?那這蘇韻現是忠勇伯的小舅子了,他們姐弟誠可謂苦盡甘來了。”
姑嫂正感嘆,朱昀曦前來請安,拜禮后笑瞇瞇問:“方才在門外聽二位尊長聊到溫霄寒,敢問他近來又做了什么好事嗎?”
樂康大長公主知道太子是來幫溫霄寒敲邊鼓的,笑道:“我們沒說溫霄寒,在說他的小舅子蘇韻。”
朱昀曦微微詫訝:“這人不是被因謀逆罪被關進昭獄了嗎?哦,不對,現已查出他沒有謀逆,但還擔著別的罪名。”
許太后十分驚奇,詢問后得知了蘇韻被卷入英子福案的始末,又聽說他正和蕭其臻在西華門前受審,雖未知結果,心里那座感情的天秤已向其傾斜。
太后出生寒門,了解窮人的生活狀況,幼少時又嘗過寄人籬下的苦楚,還保留著對下層百姓的同情心,嘆道:
“娼優雖賤,大部分都是受生計所迫,更有些是被逼良為娼的。且不論男女,落到風塵里都是浮萍飄絮,身不由己啊。這蘇韻身世可憐,看他寫的《思親》詞,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縱使有罪也罪不至死。”
她將心比心,覺得蘇韻的姐姐歷經磨難才與弟弟團聚,必然不能承受失去他的痛苦,考慮片刻吩咐朱昀曦去替她向慶德帝求情,請予減免對蘇韻的懲罰。
樂康大長公主怕皇帝不許,加緊攛掇:“那《思親》還是蘇韻唱得最好,他既已來到皇宮,索性召來唱給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