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樣。”
惠音持續凝視陳尚志,像要將二十五年的光陰看盡似的,那溫柔慈愛的眼神讓陳尚志想去已故的母親,不再懼怕她毀損的臉,含悲回望,之后流著淚向她磕頭見禮。
“大姨……”
柳竹秋見他卸下偽裝真情流露也沒阻止,但隨即扶起他,悄聲叮嚀:“快收著些,別一會兒出去被人看出來。”
陳尚志拼命捂嘴拭淚,不忍再面對即將赴死的親人。
惠音不想加劇他們的痛苦,重新合上雙眼。
“貧尼已了無牽掛,請二位速回吧。”
多做逗留有害無益,柳竹秋滿懷敬意地向她叩首作別,為陳尚志戴好帷帽,牽著他快步離開監獄。
二人上了馬車,火速返回伯爵府。
駛出一段距離后陳尚志抑制不住放出悲聲,他得知惠音的存在起便將她視作長親,雖只片刻交流,仍抵不過得而復失的悲戚。
看他痛哭,柳竹秋想到東宮里的太子一定也正忍受著生死訣別的痛楚,下次見面該如何安慰他呢。
作者有話說:
1方逢辰,原名夢魁,字君錫,號蛟峰,學者稱蛟峰先生,淳安縣城郭高坊(今屬浙江)人。南宋學者,政治家。
2蓼莪:出自《詩經小雅》: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此詩前兩章以“蓼蓼者莪”起興,詩人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蒿、蔚,由此而聯想到父母的劬勞、勞瘁,就把一個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呈現出來;第三章
3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孔門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受儒家祭祀。
4出自《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春秋時期,孔子生病,他的學生們前去看望他。孔子仔細地看著他們,他認為閔子騫性格外和內剛,冉有和子貢和順不足、剛直有余,他們均能自保,唯獨子路剛直不阿,日后不能善終,就深情地叮囑他以后遇事要冷靜,千萬不能魯莽。
5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東省曲阜市)人,西漢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孫,太師孔霸之子。官至大將軍、丞相、太傅、太師。孔光推薦別人做官時,也惟恐被人聽到。輪到放假之曰,回家休息,與兄弟、妻子兒女們說家常話時,始終都不提朝廷官署的政事。有人問孔光:“長樂宮溫室殿的樹,都是一些什么樹啊?”孔光只是嘿嘿地一笑,并不回答,然后用別的話岔開去。孔光不泄露朝廷政事就是如此。感謝在2022-06-2909:33:212022-06-3009:15:1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藍花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倩倩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p>